问:塑料玩具甲醛释放量检测标准有哪些?限值要求是多少?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6675.1-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
2. GB/T 28493-2012《玩具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3. GB/T 32606-2016《玩具材料中甲醛释放量的测定 气候舱法》
4. GB/T 33284-2016《玩具材料中甲醛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5. GB/T 39498-2020《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
二、标准内容
1. GB 6675.1-2014规定塑料玩具材料甲醛释放量限值为≤1.5mg/kg。该标准明确了玩具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量的通用要求,对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实施总量控制。
2. GB/T 28493-2012详细规定了分光光度法检测流程:样品经40℃水浴萃取60分钟后,使用乙酰丙酮显色剂在412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检出限为5mg/kg。
3. GB/T 32606-2016采用1m³气候舱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控制温度(23±1)℃、湿度(50±5)%、空气交换率(1.0±0.05)次/h,连续采样24小时后通过DNPH吸附管采集甲醛,HPLC分析定量。
4. GB/T 33284-2016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达0.05mg/kg。样品经磷酸溶液超声提取后,经衍生化处理,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1.0mL/min。
5. GB/T 39498-2020将玩具产品按接触方式分类,规定与口腔接触的玩具甲醛限值为≤0.1mg/kg,皮肤接触类≤0.3mg/kg,其他材料≤1.5mg/kg。
三、检测方法
1. 分光光度法(GB/T 28493-2012):适用于常规检测,显色反应特异性强,操作设备简单,但灵敏度相对较低。
2. 气候舱法(GB/T 32606-2016):模拟真实使用环境,数据更具实际参考价值,但需要专业舱体设备和至少24小时采样周期。
3.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3284-2016):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可检测痕量甲醛,需配备HPLC系统及衍生化处理装置。
4. 检测方法选择原则:根据检测目的选择,质量控制检测可采用分光光度法,仲裁检测应使用气候舱法或HPLC法。所有方法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实验室实施,设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在(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