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毛绒玩具国内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与国际标准的核心差异在哪里?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6675.1-2025《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国家强制性标准,2025年10月5日发布,2026年11月1日实施,替代GB 6675.1-2014)
2. GB 6675.2-2025《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国家强制性标准,同步发布实施,含绳索、边缘等专项要求)
3. GB 6675.4-2025《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国家强制性标准,更新重金属限量指标,2026年替代旧版)
4. GB 46523-2025《儿童用品通用安全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覆盖毛绒玩具卫生与包装安全)
5. T/CPQSC030-2025《毛绒制品防掉毛性能评级及测试方法》(团体标准,2025年6月发布,首个防掉毛量化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一. GB 6675.1-2025《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
明确毛绒玩具适用范围为36个月以下及72个月以下儿童分类要求,规定产品需标注“GB 6675”强制标识、适用年龄及安全警示。包装要求塑料袋厚度≥0.038mm,需打孔(孔径≥6mm)防止窒息风险,材质成分与维护方法需清晰标注。标准统一检测抽样规则,要求批量生产时每批次抽样比例不低于0.3%,且最小抽样量不少于10件。
二. GB 6675.2-2025《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
小部件测试要求眼睛、纽扣等可拆卸附件抗拉力≥70N,经10次拉扯循环无脱落。边缘检测明确卷边、折边、曲边的角度规范,锐利边缘需通过圆角处理(半径≥0.5mm)。绳索类部件禁止形成固定绳圈,自由端长度超过200mm时需做防缠结处理。充棉要求玩具各部位填充均匀,站立类产品四脚充棉抗压强度≥50kPa,坐立类产品腰部支撑力≥30kPa,缝口针距每厘米不少于3针,经圆珠笔插入测试无间隙。
三. GB 6675.4-2025《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规定锑、砷、钡、镉、铬、铅、汞、硒8种元素限量,其中铅迁移量≤90mg/kg,镉≤75mg/kg,汞≤60mg/kg。检测覆盖面料、涂层、填充物等所有可接触材料,纺织物类样品需经0.07mol/L盐酸溶液提取,聚合物材料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2小时。新增对增塑剂的管控,DEHP、DB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总含量≤0.1%。
四. GB 46523-2025《儿童用品通用安全要求》
卫生指标要求填充物符合《再加工纤维质量要求》,无霉变、虫蛀及致病菌。微生物检测规定细菌总数≤1000CFU/g,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甲醛含量限值≤75mg/kg(直接接触皮肤材料),荧光增白剂迁移量≤1mg/kg。包装跌落测试要求1.2m高度自由跌落3次无破损,电子元件电池舱需通过密封性测试。
五. T/CPQSC030-2025《毛绒制品防掉毛性能评级及测试方法》
建立S(特优)、A(优等)、B(良好)、C(普通)四级评级体系。测试包含揉搓循环(500次)、水洗循环(5次)模拟真实使用场景,通过胶带粘附测试量化纤维脱落量(S级脱落量≤5mg)。S级产品需通过超行业标准30%的耐摩擦测试,视觉评估无明显掉毛痕迹。标准明确测试仪器参数,揉搓压力设定为5N,水洗温度30℃,洗涤时间15分钟。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毛绒玩具检测直接关系儿童身心健康,是防范物理伤害、化学中毒、微生物污染等风险的关键手段,同时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质量升级。物理性能检测采用拉力试验机验证部件牢固性,通过小零件测试筒排查吞咽风险,边缘测试仪检测锐利程度。化学检测运用ICP-MS法测定17种可迁移元素,GC-MS筛查致敏芳香胺与增塑剂。燃烧性能采用垂直燃烧法,要求火焰蔓延速度≤30mm/s,无熔滴现象。防掉毛测试结合机械揉搓、水洗循环与胶带粘附量化,微生物检测通过培养法筛查致病菌。企业需建立原料到成品的全程检测机制,确保产品符合强制标准与专项要求,降低合规风险。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