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防爆服相关检测国家标准有哪些核心修订?新版标准如何适配高危行业防护需求?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8895-2025《防护服装 抗油易去污防静电防护服》
2. GB 20097-2025《防护服装 通用技术规范》
3. GB 45834-2025《警用防弹衣》
4. TZZB 2791—2022《防暴服》
5. GB 39800.5-2024《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5部分:建材》(2025年1月1日实施)

二、标准内容
一. GB 28895-2025《防护服装 抗油易去污防静电防护服》
本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取代GB/T 28895-2012,适用于石油、石化等重油污环境作业的防静电防护服。技术要求涵盖面料性能、成品结构、安全指标等维度,撕破强力统一要求≥15N,冬服性能较旧版显著提升。透气率按服装类型差异化规定,夏服≥80mm/s,冬服涂层织物≥10mm/s、非涂层织物≥30mm/s。静电防护体系明确,面料及里料点对点电阻需在1×10⁵~1×10¹¹Ω之间,成品防静电性能≤0.6μC/套。健康安全指标强化,直接接触皮肤的甲醛含量≤75mg/kg,pH值4.0~8.5,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且无异味。缝制工艺规定明暗线细线≥12针/3cm,粗线≥9针/3cm,关键部位手工针≥9针/3cm。
二. GB 20097-2025《防护服装 通用技术规范》
该标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2026年9月1日实施,替代GB/T 20097-2006与GB/T 13640-2008,适用于所有保护躯体免受作业危害的防护服装。核心内容包括通用技术要求、号型尺寸、标识及制造商信息提供要求,引用GB/T 1335系列、GB/T 2912.1等多项基础标准,修改采用ISO 13688:2013国际标准。标准明确了防护服装的基本安全底线,统一了不同类型防护服装的通用技术指标,为专项防护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规范了产品标识的强制性内容,确保使用者获取完整的产品信息。
三. GB 45834-2025《警用防弹衣》
适用于警用防弹衣的研发、生产、检验和验收,将防护等级分为1级至6A级共10个等级,6A级对应DBP95式5.8mm普通弹(钢心),弹速950±10 m/s。技术要求包括结构完整无破损,外套与防弹层可分离,颜色为藏蓝色且色差≥4-5级。防护面积方面,躯干≥0.25 m²,防弹插板≥0.075 m²,防弹性能需满足阻断弹头且BFS≤25mm。环境适应性要求通过-25℃~55℃温度循环、70℃湿热240h及30min浸水测试,软质防弹衣弯曲25mm时力≤200N,硬质及插板经1.42m跌落水泥板后性能达标。产品使用年限≥8年,防弹插板禁止跨型号混用。
四. TZZB 2791—2022《防暴服》
规定防暴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适用于防暴服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产品由前胸、后背、四肢等防护部件组成,总质量≤6.0kg,穿着时间≤80s,拆卸时间≤30s。外观无皱褶、裂痕等缺陷,金属部件需防锈处理且无锐利边缘。安全指标方面,接触皮肤的金属材料镍排放量<0.5μg/cm²/周,甲醛含量及pH值分别符合GB/T 2912.1与GB/T 7573要求。耐冲击、防刺等核心性能按GA420—2021规定测试,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需在产品定型、材料工艺变更等场景下开展。
五. GB 39800.5-2024《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5部分:建材》
作为GB 39800系列标准之一,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聚焦建材行业作业危害防护。标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通用原则、流程及管理要求,明确易燃易爆作业、粉尘作业等场景的防护装备配置方案。针对建材行业高温、粉尘、机械伤害等风险特点,细化了不同工种的防护装备类型,设定了装备最长更换期限,同时为企业防护装备采购、使用及监管部门执法检查提供技术依据,与其他部分共同构建覆盖多行业的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防爆服及相关防护装备的检测是保障使用者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测试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核心检测方法包括抗冲击性能测试,采用冲击试验机模拟爆炸冲击或钝器打击,记录能量吸收参数;阻燃性能测试依据GB/T 5455标准,通过垂直燃烧试验仪测定燃烧时间与损毁长度;静电性能测试使用静电测试仪,核查点对点电阻及静电衰减时间;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借助拉力试验机,检测撕破强力、接缝强度等指标;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高低温老化箱、湿热箱模拟极端工况。检测工作不仅为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也为行业监管、采购验收提供权威依据,确保防护装备在石油、化工、建材、警用等高危场景中有效发挥防护作用,降低作业人员伤害风险。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