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GB 2890-2025如何规范防毒面具安全?国内核心检测标准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防毒面具作为化工、消防、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关键防护装备,其检测需严格遵循国内现行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以下为核心适用标准:
1. GB 2890-2025《呼吸防护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2. GB 2626-201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3. GB 39800.2-2025《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第2部分:硫化氢环境专用装备》
4.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5. GB 30864-2014《呼吸防护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二、标准内容
一. GB 2890-2025《呼吸防护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该标准规定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的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包装标识。面罩视野清晰度需≥85%,防雾涂层需完整无脱落。采用正压/负压测试法时,封闭滤毒罐接口后充入±1000Pa压力,30秒内压力变化不超过50Pa。全面罩整体气密性测试需满足特定压力保持要求,吸气阻力不超过350Pa,呼气阻力不超过250Pa。滤毒罐防护时间需达到标称值,针对有机气体、酸性气体等不同类型污染物,明确对应的过滤效率指标。
二. GB 2626-201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标准界定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将过滤元件分为KN(防非油性颗粒物)和KP(防油性与非油性颗粒物)两类,每类均设90、95、100三个防护等级。KP100级过滤元件对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9.97%,KN95级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面罩泄漏率测试采用玉米油模拟剂,检测仓浓度控制在100mg/m³~200mg/m³,各动作状态下面罩泄漏率需符合对应等级限值。
三. GB 39800.2-2025《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第2部分:硫化氢环境专用装备》
针对硫化氢暴露环境制定三级浓度响应机制,明确装备的防护性能要求。装备需通过气体穿透测试,在规定硫化氢浓度下,防护时间不得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值。面罩与面部贴合部位需采用耐硫化氢腐蚀材料,经72小时腐蚀测试后无开裂、变形。呼吸导管气密性测试需在0.049MPa压力下保持15秒,压力表无明显变化。
四.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虽主要适用于日常防护口罩,但其中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方法适用于防毒面具相关检测。采用氯化钠气溶胶作为测试介质,对0.3μm以上粒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需满足对应等级要求。同时规定耐温性能测试条件,高温70℃环境放置72小时、低温-30℃环境进行脆性测试后,材料无硬化、开裂现象。
五. GB 30864-2014《呼吸防护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规范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技术指标与检测流程,送风装置的风量需在规定范围,运行噪音不超过85dB(A)。过滤元件的通气阻力需符合要求,采用呼吸模拟机以30L/min、85L/min等不同流量测试时,压差数据在标准限值内。装备需具备实用性能,包括快速佩戴、模块化更换等功能,满足应急场景使用需求。
三、检测的作用与核心方法
防毒面具检测的核心作用是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在危险环境中有效隔绝有毒有害气体、颗粒物,保障使用者呼吸系统安全。检测方法需遵循标准化流程,核心包括四类:气密性测试采用正压或负压法,通过头模模拟佩戴状态,测量压力变化评估泄漏率;过滤效率测试使用氯化钠气溶胶或特定标准气体,通过浓度差计算截留能力;呼吸阻力测试借助呼吸模拟装置,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吸气与呼气阻力;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高温、低温、腐蚀等环境模拟,评估材料耐久性。这些方法的应用可精准识别产品性能缺陷,避免因材料老化、密封失效等导致防护失效,为行业合规生产与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