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金属粉末粒度检测标准 GB/T 1480-2025 干筛分法详解

日期:2025-10-30 13:43:08 浏览:5
内容简介:问:金属粉末粒度检测中GB/T 1480-2025干筛分法有哪些核心技术要求?该标准与其他国内相关标准如何协同保障检测准确性?答:一、金属粉末粒度检测相关国内标准名称1. GB/T 1480-2025《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2. GB/T 6524-2010《金属粉末 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3. GB/T 19077-2016《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4. GB/T 21649

问:金属粉末粒度检测中GB/T 1480-2025干筛分法有哪些核心技术要求?该标准与其他国内相关标准如何协同保障检测准确性?

答:

一、金属粉末粒度检测相关国内标准名称

1. GB/T 1480-2025《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2. GB/T 6524-2010《金属粉末 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3. GB/T 19077-2016《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4. GB/T 21649.1-2008《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1部分:静态图像分析法》

5. GB/T 13221-2004《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漏斗法》

金属粉末粒度检测标准 GB/T 1480-2025 干筛分法详解

二、相关标准内容详解

一、GB/T 1480-2025《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该标准明确适用于粒径大于45μm的金属粉末粒度测定,不适用于易团聚、有磁性或粒径小于45μm的金属粉末。  

设备要求方面,规定筛分用金属丝编织网筛需符合GB/T 6003.1要求,筛孔基本尺寸偏差需控制在特定范围,如45μm筛孔允许偏差±3μm、100μm筛孔允许偏差±5μm;筛分机振幅范围为0.5mm-3mm,振动频率需稳定在300次/min-600次/min,且振幅与频率需定期校准。  

试样量根据粉末粒径分级确定:45μm-100μm粒径范围粉末取50g-100g,100μm-500μm粒径范围粉末取100g-200g,500μm以上粒径粉末取200g-300g。  

操作环境需满足温度23℃±5℃、相对湿度45%-65%,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粉末团聚。筛分过程需将试样均匀置于套筛顶层,启动筛分机后,筛分时间控制在10min-15min,中途需停机1次-2次,用软毛刷轻扫筛网内侧,去除黏附粉末。  

结果计算以各筛层收集的粉末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分数表示,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平行测定两次,两次结果的相对偏差需≤5%,若超出偏差范围需重新测定。

二、GB/T 6524-2010《金属粉末 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该标准为金属粉末粒度检测的基础通用标准,涵盖干筛分法、湿筛分法、激光衍射法等多种测定方法,其中干筛分法内容与GB/T 1480-2025形成衔接,明确干筛分法的适用粒径范围与GB/T 1480-2025一致。  

试样预处理环节要求:金属粉末需通过100目预筛去除大颗粒杂质,预处理过程中不得采用研磨、超声等可能改变粉末原有粒度组成的方式;对于含水分的粉末,需在5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干燥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检测。  

测定精度要求分级规定:粒径大于100μm的粉末,单次测定结果与三次平行测定平均值的偏差需≤3%;粒径45μm-100μm的粉末,偏差需≤5%;同时明确检测报告需包含试样名称、预处理方式、检测方法、筛分设备参数及平行测定结果等信息。

三、GB/T 19077-2016《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该标准规定激光衍射法测定粒度的原理、设备、操作及结果处理,适用于0.02μm-3000μm的金属粉末,可与干筛分法形成互补,用于干筛分法无法覆盖的小粒径粉末检测。  

设备要求:激光光源波长范围为630nm-670nm,检测器数量不少于15个,且需具备自动校正功能;设备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测量准确性需通过标准参考物质验证,标准参考物质粒径偏差需≤3%。  

分散要求:采用空气作为分散介质时,分散压力控制在0.1MPa-0.3MPa,分散时间30s-60s;需根据粉末特性选择合适分散剂,避免分散剂与粉末发生化学反应或导致粉末溶解。  

结果表示需给出体积分数粒径分布曲线,同时标注D10、D50、D90等特征粒径,特征粒径测定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检测报告需注明分散介质、分散压力及激光光源参数。

四、GB/T 21649.1-2008《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1部分:静态图像分析法》

该标准适用于1μm-3000μm的金属粉末粒度检测,通过图像采集与分析获取粒度数据,可作为干筛分法的辅助验证方法。  

设备组成包括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10倍-1000倍,分辨率≥0.5μm)、图像采集系统(分辨率不低于1200×1000像素)及图像分析软件。  

试样制备要求:将粉末均匀分散于载玻片上,涂片厚度不超过粉末最大粒径的2倍,避免颗粒重叠;载玻片需经过清洁处理,无划痕及杂质,防止干扰图像分析。  

图像分析环节需统计至少2000个颗粒,颗粒等效直径计算采用圆当量直径法;结果需给出粒径分布直方图、累计分布曲线及D10、D50、D90,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D50偏差需≤4%,否则需重新制备试样测定。

五、GB/T 13221-2004《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漏斗法》

该标准虽主要测定金属粉末松装密度,但松装密度与粒度存在关联性,可辅助判断干筛分法检测结果的合理性,适用于所有金属粉末的松装密度测定。  

设备包括标准漏斗(漏斗下口直径5mm±0.1mm,漏斗锥角60°±2°)、接收容器(容积50cm³±0.5cm³,材质为不锈钢)及电子天平(精度0.001g)。  

操作步骤:将粉末缓慢倒入漏斗,漏斗出口距离接收容器上口高度为25mm±2mm,过程中不得振动漏斗或接收容器;待接收容器装满后,用平直刮板刮去多余粉末,称量容器内粉末质量。  

松装密度计算为粉末质量与接收容器容积的比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平行测定三次,三次结果的相对偏差需≤2%,若松装密度异常,需检查粉末粒度是否均匀或是否存在团聚。

三、金属粉末粒度检测的重要性与干筛分法操作要点

金属粉末粒度检测是粉末冶金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工艺稳定性与最终产品性能。粒度不合格会导致粉末压制时密度不均,烧结后出现裂纹、变形等缺陷,同时影响产品的强度、硬度及导电性等关键指标。干筛分法作为GB/T 1480-2025规定的核心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果直观的优势,是大粒径金属粉末常规检测的首选方法。  

干筛分法操作需严格遵循以下要点:设备校准方面,筛网需每6个月用标准颗粒校准一次,筛分机振幅与频率需每月验证;试样制备需确保粉末分散均匀,避免团聚,含磁性粉末需先进行脱磁处理;检测过程中需实时记录环境温湿度、筛分时间及振动参数,确保结果可追溯;平行测定偏差超出标准要求时,需检查筛网是否破损、试样量是否符合规定,排除误差后重新测定。通过规范操作,干筛分法可准确提供金属粉末粒度数据,为生产工艺优化与产品质量保障提供可靠依据。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