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轴承检测新标准有哪些核心更新?覆盖新能源与风电领域的规范详解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9913-2025,《中碳合金轴承钢》
2. JB/T 15046-2025,《滚动轴承 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轴承》
3. JB/T 10859-2025,《滚动轴承 汽车发动机张紧轮与惰轮轴承及其组件》
4. T/CASME 1917—2025,《风力发电机组轴承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5. GB/T 44751-2024,《精细陶瓷 滚动轴承球及滚子用氮化硅材料》

二、标准内容
1. GB/T 29913-2025《中碳合金轴承钢》
本标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2026年3月1日实施,替代GB/T 29913.1-2013。适用于公称直径250mm~1350mm的连铸圆坯及公称直径不大于500mm的热轧棒材。明确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要求,碳含量控制在0.45%-0.55%,铬含量1.00%-1.50%。硬度要求调整为热轧棒材布氏硬度≥207HBW,连铸圆坯低倍组织不允许存在直径大于3mm的缩孔。非金属夹杂物中A类、B类夹杂物级别均不高于2.0级,试验方法涵盖氧含量测定、低倍组织检验等。
2. JB/T 15046-2025《滚动轴承 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轴承》
2025年5月9日由工信部发布,2025年11月1日实施,适用于dm•n值不低于70000 mm·r/min的高速球轴承。规定型号命名采用“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电机专用代号”结构,外形尺寸公差控制在±0.005mm。性能要求包括常温下径向游隙0.01mm~0.03mm,120℃高温下润滑脂粘度变化不超过±5%。检测流程需涵盖振动测试(频率5Hz-20kHz,振动值≤8μm)、疲劳寿命试验(循环载荷10^7次无失效)及防锈性能测试(盐雾试验48小时无锈蚀),明确产品需标注电机适配型号及dm•n值。
3. JB/T 10859-2025《滚动轴承 汽车发动机张紧轮与惰轮轴承及其组件》
为2008版标准的修订版,2025年11月1日实施,适用于发动机皮带传动系统的集成式轴承单元。细化产品分类为张紧轮轴承(带阻尼结构)和惰轮轴承(无阻尼结构),尺寸精度要求端面平行度误差≤0.005mm。新增材料成分检测要求,轴承钢碳含量0.95%-1.10%,铬含量1.30%-1.60%。检测项目包括密封性能(压力0.3MPa下泄漏率≤0.1ml/min)、耐磨性测试(磨损速率≤0.001mm/h)及高低温循环试验(-40℃至120℃循环20次无损坏),强化生产过程中每批次15套样品的随机抽检要求。
4. T/CASME 1917—2025《风力发电机组轴承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发布,2025年3月6日实施,适用于风电轴承的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探伤检测。确立检测程序为表面预处理、探伤操作、缺陷判定、记录归档四步流程。超声波探伤采用2-10MHz探头,对内部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达Φ0.3mm;磁粉探伤采用荧光磁粉,可识别深度≥0.1mm的表面裂纹。缺陷记录需包含位置坐标、尺寸、性质及评级结果,检测报告需标注轴承型号、检测日期及探伤人员资质,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5. GB/T 44751-2024《精细陶瓷 滚动轴承球及滚子用氮化硅材料》
2024年10月26日发布,2025年5月1日实施,适用于轴承用氮化硅陶瓷元件。规定体积密度≥3.20g/cm³,维氏硬度≥1300HV,断裂韧性≥4.5MPa·m^(1/2)。材料杂质含量要求铁、钙元素均≤0.05%,氧含量≤1.5%。检测方法包括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密度,显微硬度计测硬度,三点弯曲法测断裂韧性,光谱分析法测定杂质含量。明确每批次产品需抽取30套样品,其中15套用于检验,15套作为备用。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轴承检测是保障装备运行可靠性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风电、发动机等关键领域的设备安全。通过检测可验证材料成分合规性,如GB/T 29913-2025要求的中碳合金轴承钢成分达标,避免因材料缺陷导致的早期失效;还能精准识别表面裂纹、内部夹杂物等缺陷,T/CASME 1917—2025规定的无损检测可提前排查风电轴承潜在隐患,降低运维成本。
核心检测方法分为三类:无损检测以相控阵超声成像(灵敏度Φ0.3mm)和荧光磁粉探伤(裂纹深度≥0.1mm)为主;几何精度检测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尺寸公差控制在±0.001mm,圆度误差精度0.5μm;性能测试涵盖疲劳寿命(10^6至10^7次循环)、振动(≤10μm)及密封性能(泄漏率≤0.1ml/min),确保轴承符合2025年新标准的严苛要求。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