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国内外钢结构防火检测标准 差异分析(国标 / UL/BS)

日期:2025-10-20 13:57:09 浏览:5
内容简介:问:国内外钢结构防火检测标准差异分析(国标/UL/BS):现行国标中核心的钢结构防火检测标准有哪些?国标检测要求与UL、BS标准的关键差异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标准名称1. GB 51251-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该标准是国内钢结构防火设计、施工及检测的核心依据,覆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结构的防火保护设

问:国内外钢结构防火检测标准差异分析(国标/UL/BS):现行国标中核心的钢结构防火检测标准有哪些?国标检测要求与UL、BS标准的关键差异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51251-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该标准是国内钢结构防火设计、施工及检测的核心依据,覆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结构的防火保护设计、材料选用、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测评估等全流程。

2. GB/T 9978.1-2021:《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作为钢结构构件耐火性能检测的基础标准,规定了构件耐火试验的原理、设备、程序及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梁、柱、楼板等各类钢结构构件。

3. GB/T 29458-2012:《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聚焦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与检测,明确了涂料选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及现场检测的具体要求,是防火涂料应用环节的专项标准。

4. GB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虽为钢结构工程整体验收标准,但其中专章规定了钢结构防火保护的验收要求,包括防火涂料厚度、外观质量等检测指标,是工程验收阶段的关键依据。

5. GB/T 36276-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属于产品标准,规定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为防火涂料产品进场检测提供了技术指标。

国内外钢结构防火检测标准 差异分析(国标 / UL/BS)

二、标准内容

1. GB 51251-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该标准适用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9度的钢结构建筑,核心内容包括防火保护设计、防火材料要求及检测评估。在防火性能要求方面,明确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中,柱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梁不应低于2.00h,楼板不应低于1.50h;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柱不应低于2.50h,梁不应低于1.50h,楼板不应低于1.00h。检测环节规定,现场需对防火涂料的厚度、粘结强度及构件表面温度进行检测,其中薄涂型防火涂料的厚度偏差应在-0.2mm~+0.5mm范围内,厚涂型防火涂料的厚度偏差应在-5%~+10%范围内。

2. GB/T 9978.1-2021《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标准规定钢结构构件耐火试验采用标准升温曲线,即升温速率为:0~10min内温度从环境温度升至659℃,10~30min内从659℃升至821℃,30~60min内从821℃升至870℃,60min后保持870℃恒温。试验过程中需监测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及完整性,当构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判定耐火极限终止:一是构件失去承载能力,即受弯构件挠度超过L/20(L为构件计算跨度),受压构件轴向变形超过h/100(h为构件截面高度);二是构件出现穿透性裂缝或孔隙,导致火焰或高温气体穿透;三是构件背火面平均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40℃,或单点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80℃。

3. GB/T 29458-2012《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标准明确防火涂料施工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处理,表面除锈等级应达到Sa2.5级或St3级,表面粗糙度应在40~80μm范围内。施工过程中,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刷层数不应少于2层,每层涂刷厚度不应超过0.5mm,总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厚涂型防火涂料采用喷涂施工,每层喷涂厚度宜为5~10mm,相邻两层喷涂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4h。检测要求方面,现场采用涂层测厚仪检测厚度,每个构件检测点数不应少于3处,每处检测3个点,取平均值作为该构件的涂料厚度;粘结强度检测采用拉拔法,薄涂型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15MPa,厚涂型防火涂料不应小于0.08MPa。

4. GB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标准将钢结构防火保护验收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主控项目包括防火涂料的型号、规格及性能,需符合设计及GB/T 36276的要求,进场时需提供产品合格证及型式检验报告;防火涂料厚度需满足设计耐火极限对应的厚度要求,检测合格率需达到100%。一般项目包括防火涂料的外观质量,要求涂层表面平整、无开裂、脱落、漏涂等缺陷,允许存在轻微流挂,且单处流挂长度不应超过100mm,宽度不应超过20mm;涂层与钢结构表面的粘结应牢固,用小锤轻击涂层,空鼓面积不应超过检测面积的5%。

5. GB/T 36276-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

标准按防火涂料的使用环境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按防火机理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技术要求方面,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膨胀倍率不应小于10倍,在(600±20)℃温度下加热30min后,膨胀层应完整、无脱落;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导热系数在(200±20)℃时不应大于0.15W/(m·K)。检测方法上,涂层厚度采用精度为0.01mm的测厚仪测量,粘结强度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拉拔测试,加载速率为(5±1)mm/min;耐火性能需按GB/T 9978.1进行试验,达到设计规定的耐火极限时间。

三、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及作用

钢结构本身耐火性能较差,在高温环境下(500℃以上)强度会快速下降,1000℃左右时基本丧失承载能力,易导致建筑坍塌,因此钢结构防火检测是保障建筑火灾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作用包括:一是验证防火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确保构件达到规定的耐火极限;二是及时发现防火涂料脱落、开裂、厚度不足等缺陷,避免火灾时防火保护失效;三是为钢结构建筑的维护、改造及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保障建筑长期使用安全。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外观检查,采用目视及小锤轻击方式,检查防火涂料是否存在开裂、脱落、漏涂等缺陷,评估涂层与钢结构的粘结状态;二是厚度测量,使用涂层测厚仪,在构件不同部位选取检测点,测量涂层厚度并与设计值对比,判断是否满足要求;三是粘结强度测试,采用拉拔法,将专用试块与涂层粘结,通过拉力试验机施加拉力,测定涂层与钢结构表面的粘结强度;四是耐火极限测试,按GB/T 9978.1规定的升温曲线,对构件进行高温试验,监测其承载能力、变形及完整性,确定耐火极限。

检测流程需遵循“前期准备-现场检测-数据处理-报告出具”的步骤:前期准备阶段需明确检测范围、构件类型及设计要求,准备检测设备并进行校准;现场检测时需按标准选取代表性构件及检测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数据处理阶段需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最终出具检测报告,明确检测结论及整改建议,为工程验收或维护提供依据。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