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密封胶条CMA检测需遵循哪些核心国标?第三方实验室执行过程中需满足哪些准则?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0712-2022《建筑用密封胶条》:适用于建筑门窗、幕墙等围护结构用弹性密封胶条,涵盖三元乙丙(EPDM)、氯丁橡胶(CR)、硅橡胶(MVQ)等材质,明确检测项目与技术指标,是建筑领域密封胶条CMA检测的基础标准。
2. GB/T 24498-2020《建筑用中空玻璃密封胶》:针对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条,包含热塑性弹性体(TPE)、硫化橡胶类密封胶条,规定其物理力学性能、耐环境老化性能等检测要求,保障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与使用寿命。
3. GB/T 14683-2023《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虽以密封胶为核心,但其中涉及硅酮类密封胶条的配套检测要求,适用于建筑接缝用硅酮密封胶条的CMA检测,明确粘接性能、位移能力等指标。
4. HG/T 3099-2017《橡胶密封件 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聚焦建筑门窗用橡胶密封胶条,涵盖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等材质,规定外观、尺寸偏差、物理性能等检测项目,是橡胶类门窗密封胶条检测的专项标准。
5. GB/T 23651-2021《建筑用硬质塑料异型材》:包含与硬质塑料型材配套使用的密封胶条检测要求,针对塑料基复合密封胶条,明确其与型材的配合性能、耐候性能等检测指标,适用于塑料门窗系统的密封胶条CMA检测。
二、标准内容
一、GB/T 10712-2022《建筑用密封胶条》
该标准将密封胶条按材质分为EPDM、CR、MVQ等类别,按用途分为门窗用、幕墙用、屋面用。外观要求胶条表面平整、无气泡、无杂质,断面尺寸偏差需符合:宽度≤10mm时偏差±0.3mm,宽度>10mm且≤20mm时偏差±0.4mm,宽度>20mm时偏差±0.5mm。物理性能方面,拉伸强度要求:EPDM胶条≥8.0MPa,CR胶条≥7.0MPa,MVQ胶条≥6.0MPa;断裂伸长率:EPDM胶条≥300%,CR胶条≥250%,MVQ胶条≥350%。耐环境老化性能中,热空气老化(70℃×168h)后,拉伸强度保持率≥80%,断裂伸长率保持率≥70%;臭氧老化(200pphm,40℃×168h,拉伸20%)后无裂纹。
二、GB/T 24498-2020《建筑用中空玻璃密封胶》
标准将中空玻璃密封胶条分为热塑性密封胶条(TPE类)和硫化橡胶密封胶条(如EPDM类)。尺寸偏差要求:厚度偏差±0.2mm,长度偏差每米≤±5mm。物理性能中,邵氏硬度(A型):TPE类胶条60±5HA,硫化橡胶类胶条70±5HA;压缩永久变形(70℃×22h,压缩率25%):TPE类≤30%,硫化橡胶类≤20%。耐水性能(40℃×168h浸泡)后,质量变化率≤3%,拉伸强度保持率≥85%。耐紫外线老化(UVB-313灯管,168h照射)后,表面无粉化、开裂,拉伸强度保持率≥80%。
三、GB/T 14683-2023《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
涉及硅酮密封胶条的检测要求,按位移能力分为25级、50级、100级。粘接性能要求:与玻璃、铝合金基材粘接,拉伸粘接强度≥0.6MPa,断裂伸长率≥100%;浸水(23℃×168h)后拉伸粘接强度≥0.4MPa,断裂伸长率≥80%。位移能力检测中,25级胶条需能承受±25%的拉伸/压缩循环(10次),循环后无裂纹、剥离;50级承受±50%循环,100级承受±100%循环。耐候性方面,氙灯老化(1008h)后,拉伸粘接强度保持率≥80%,断裂伸长率保持率≥70%。
四、HG/T 3099-2017《橡胶密封件 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
针对橡胶类门窗密封胶条,外观要求无缺角、无飞边,断面气泡直径≤1mm且每厘米长度内不超过1个。物理性能中,扯断强度:NR胶条≥6.5MPa,NBR胶条≥7.5MPa;扯断伸长率:NR胶条≥300%,NBR胶条≥250%。热老化(70℃×168h)后,扯断强度变化率±25%以内,扯断伸长率变化率±30%以内;低温弹性(-20℃×2h,弯曲180°)后无裂纹。此外,规定胶条的气味等级≤3级(按GB/T 27630-2011评价)。
五、GB/T 23651-2021《建筑用硬质塑料异型材》
配套密封胶条检测部分,重点考核配合性能与耐候性。配合性能要求:胶条与塑料型材装配后,剥离力≥5N/25mm,且剥离过程中无胶条断裂;热循环(-30℃×2h→70℃×2h,10次循环)后,装配间隙变化量≤0.3mm。耐候性检测采用氙灯老化(1500h),老化后胶条邵氏硬度变化≤10HA,拉伸强度保持率≥75%,且与型材的剥离力保持率≥80%。
三、密封胶条CMA检测的重要性与第三方实验室执行要求
密封胶条CMA检测是保障建筑密封性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从重要性来看,合格的密封胶条可有效阻断水、气渗透,降低建筑能耗,若胶条性能不达标,易导致门窗漏风漏水、中空玻璃起雾,增加建筑维护成本。同时,CMA检测作为法定检测,其结果可作为产品质量判定、工程验收的依据,规避因密封失效引发的工程质量纠纷。
检测方法上,物理性能检测需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精度±1%)测试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计(A型,精度±1HA)测试硬度;环境老化检测需使用热空气老化箱(控温精度±1℃)、臭氧老化箱(臭氧浓度精度±5%)、氙灯老化试验箱(辐照强度偏差±10%)。第三方实验室执行时,需满足以下准则:一是具备CMA资质,检测项目需在资质认定范围内;二是样品管理需遵循“盲样编号”制度,避免人为干扰,样品保存环境需符合标准要求(温度23±2℃,相对湿度50±5%);三是检测过程需严格按标准规定的步骤操作,如拉伸速度需控制在500±50mm/min,老化时间误差≤1h;四是数据记录需完整准确,保留原始数据与图谱,检测报告需包含标准号、检测项目、数据结果、判定结论等要素,确保报告的溯源性与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