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云南
400 886 5719

红茶检测标准国标最新版:GB/T 系列全解析

日期:2025-10-14 13:45:01 浏览:3
内容简介:问:红茶检测国标最新版GB/T系列全解析:涉及哪些标准?关键要求是什么?答:一、标准名称1. 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2. 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3. 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4. GB/T 20470-2017 《红茶》5. GB/T 23776-2018 《

问:红茶检测国标最新版GB/T系列全解析:涉及哪些标准?关键要求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2.  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3.  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4.  GB/T 20470-2017 《红茶》

5.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红茶检测标准国标最新版:GB/T 系列全解析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红碎茶。明确将红碎茶按形态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类。感官要求规定干茶色泽呈乌润或褐润,香气纯正,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匀。理化指标中,水分含量≤7.0%,总灰分≤8.0%,水浸出物≥32%,茶多酚≥9.0%。检验规则要求每批产品需进行出厂检验,涵盖感官、水分、灰分等指标,型式检验每半年至少一次。

二.  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标准界定了工夫红茶的范围,包含大叶种工夫红茶和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分类上按产地和品种细分,如祁门工夫红茶、滇红工夫红茶等。感官指标按等级划分,特级干茶条索紧细匀整、金毫显露,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鲜爽;一级及以下等级在条索紧结度、香气纯度等方面逐级放宽。理化指标要求水浸出物≥34%,总灰分≤7.5%,水分≤7.0%,咖啡碱≥2.0%。

三.  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适用于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两类产品,明确正山小种需产自福建武夷山特定保护区。感官特征上,正山小种具有独特的松烟香或桂圆干香,外山小种香气纯正无异味,汤色均要求橙红明亮。理化指标中,水浸出物≥34%,总灰分≤6.5%,水分≤7.0%,特征性成分茶黄素≥0.5%,茶红素≥10.0%。安全指标需符合GB 2763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铅≤5mg/kg,镉≤1mg/kg。

四.  GB/T 20470-2017 《红茶》  

作为红茶通用标准,涵盖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产品的全链条要求。术语定义部分明确红茶加工工艺特征,即经全发酵制成、红叶红汤。技术要求整合感官、理化、安全三类指标,其中感官需无霉变味、烟焦味等异常气味,理化指标统一规定水分≤7.0%,水浸出物≥36%,总灰分≤7.0%。试验方法部分指定水分测定采用GB 5009.3烘箱法,重金属检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微生物检验遵循GB 4789系列标准。

五.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虽适用于各类茶叶,但为红茶感官检测提供核心技术依据。规定审评环境需满足温度25℃±1℃、湿度60%±5%,光线充足无直射。审评维度包括干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采用百分制评分,85分及以上为特级,70-84分为一级。审评操作需按固定流程进行,取3g茶样用150mL沸水冲泡,5分钟后依次观察汤色、闻香、尝味,最后检视叶底状态并记录评分。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方法

红茶检测是全产业链质量管控的核心环节,其首要作用是保障食品安全,通过筛查铅、镉等重金属(铅≤5mg/kg)及联苯菊酯等农药残留(≤5mg/kg),可有效规避健康风险。其次为品质分级提供依据,借助水浸出物、茶多酚等指标量化评定,确保产品等级与实际品质一致,维护市场公平。此外,检测数据能反向指导生产,如通过水分检测(≤7.0%)优化干燥工艺,降低贮存霉变风险。

检测方法分三类:感官审评依据GB/T 23776-2018,由专业人员在标准环境下对茶样外形、香气等维度评分;理化检测采用仪器分析,水分用105±2℃烘箱恒重法测定,灰分用525±25℃马弗炉灼烧法,茶多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出精度达0.01%;安全检测依赖高端设备,农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出限0.001mg/kg),重金属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微生物按GB 4789系列标准定量分析。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