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豆干检测需遵循哪些国标与地方标准?不同标准的核心要求有何差异?
答:
一、标准名称
本部分汇总豆干检测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涵盖通用类、地理标志类等类型,均为当前有效标准。
1. GB/T 22106-2025,标准名称:非发酵豆制品质量通则
2. GB 2712-2014,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豆制品
3. DB5115/T 68—2024,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南溪豆腐干
4. DB5205/T 6-2020,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豆干(大方手撕豆腐)
5. DB14/T 864-2025,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寿阳豆腐干
二、标准内容
1. GB/T 22106-2025《非发酵豆制品质量通则》
该标准为非发酵豆制品通用型国家标准,2025年5月30日发布,2026年12月1日实施。文件明确非发酵豆制品产品分类,规定原辅料、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等核心内容,涵盖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全环节。适用于包括豆干在内的各类非发酵豆制品生产、销售及检验,统一了行业基础质量要求。
2. GB 271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豆制品》
作为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其核心针对豆制品安全指标作出硬性规定。微生物限量方面,明确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污染物限量中,铅≤0.2mg/kg、镉≤0.1mg/kg、总砷≤0.5mg/kg、汞≤0.01mg/kg。同时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需符合GB 2760要求,所有豆干产品均需满足此标准的安全底线。
3. DB5115/T 68—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南溪豆腐干》
四川省宜宾市地方标准,2024年7月8日发布,8月9日实施,替代2020年旧版。限定适用范围为南溪区现辖行政区域内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需加入“汆碱”工艺。质量要求中,水分≤60.0g/100g,蛋白质≥20.0g/100g,食盐(以NaCl计)≤4.0g/100g,感官上需具备油亮光泽、弹性优良等特征,大肠菌群限量遵循GB 2712规定。
4. DB5205/T 6-2020《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豆干(大方手撕豆腐)》
贵州省地方标准,聚焦地理标志产品大方豆干。明确原料需采用当地优质大豆,生产工艺需遵循传统传承技术。规定感官要求为形态完整、质地柔韧可撕,理化指标中蛋白质含量≥18.0g/100g,水分≤55.0g/100g,同时对特色风味指标作出细化界定,适用于该产品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5. DB14/T 864-2025《地理标志产品 寿阳豆腐干》
山西省地方标准,针对寿阳豆腐干的地理标志特性制定。明确保护区域为寿阳县现辖行政区域,原料大豆需符合GB 1352要求,生产用水需符合GB 5749标准。理化指标中,蛋白质≥19.0g/100g,食盐≤3.5g/100g,水分≤58.0g/100g,检验分类包含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需覆盖全部质量项目。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豆干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关键环节,既能通过污染物、微生物等指标筛查排除健康风险,也能依据标准界定产品等级,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特色与市场秩序。
检测流程需遵循规范程序:样品采集需保证同一批次、同一生产线产品的代表性,按比例抽取后进行密封标识。感官检测在自然光下进行,检查形态、色泽、杂质及滋味气味,需符合对应标准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检测中,水分采用GB 5009.3烘干法测定,蛋白质按GB 5009.5凯氏定氮法检测,食盐依据GB 5009.44电位滴定法测定。微生物检测需无菌操作,大肠菌群采用平板计数法,致病菌按GB 4789系列标准执行。重金属检测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农药残留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只有通过全项目合规检测,才能确保豆干产品安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