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2025年食品级可可脂检测标准 GB/T全文及解读

日期:2025-09-25 13:27:40 浏览:18
内容简介:问:2025年食品级可可脂检测核心GB/T标准全文要点及解读,关键指标有哪些?答:一、标准名称1. GB/T 19343-2025: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质量要求2. GB/T 20705-2023:可可液块及可可饼块质量要求3. GB/T 5527-2010:动植物油脂 折光指数的测定

问:2025年食品级可可脂检测核心GB/T标准全文要点及解读,关键指标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9343-2025: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质量要求  

2.  GB/T 20705-2023:可可液块及可可饼块质量要求  

3.  GB/T 5527-2010:动植物油脂 折光指数的测定  

4.  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  

5.  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2025年食品级可可脂检测标准 GB/T全文及解读

二、标准内容

1.  GB/T 19343-2025  

本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1月24日发布,起草单位包括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等。文件规定巧克力及相关制品的产品分类、原辅料要求、技术指标、生产加工管理、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等内容,适用于生产、检验和销售全环节。其中明确可可脂作为核心原辅料的质量要求,需符合感官、理化及安全指标限定,与后续检测方法标准形成配套。

2.  GB/T 20705-2023  

该标准替代GB/T 20705-2006,对可可液块及可可饼块(可可脂加工原料)的质量作出规范。原料要求可可仁中可可壳和胚芽含量总和按非脂干物质计不高于5%,或可可壳含量按未碱化干物质计不高于1.75%。理化指标中,灰分根据产品类型限定为≤5.0%~18.0%,水分及挥发物≤5.0%,细度要求通过0.075mm标准筛的百分率≥95.0%。检验方法新增附录A(可可壳和胚芽含量测定)、附录C(细度测定)等,可可脂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仲裁法)或折光指数法测定,双试验允许差不大于±0.0001折光指数。

3.  GB/T 5527-2010  

标准规定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的测定方法,为可可脂纯度检测提供技术依据。检测时需控制温度精度,采用阿贝折光仪,试样经熔化、过滤后测定,结果以40℃时的折光指数表示,可可脂折光指数通常在1.4560~1.4590范围内,超出该区间则提示可能存在掺假。

4.  GB/T 5532-2008  

本标准明确碘值的仲裁测定方法,适用于可可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检测。采用韦氏法,试样与韦氏试剂反应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碘值。纯正可可脂碘值为32~38g/100g,碘值异常升高表明可能混入大豆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

5.  GB 5009.229-2016  

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本标准替代GB/T 5530-2005,规定食品中酸价的测定方法。可可脂检测采用冷溶剂滴定法,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游离脂肪酸,结果按式Y=X×1.99换算为游离脂肪酸(以油酸计)含量,要求可可脂游离脂肪酸含量≤1.75%,超出则表明油脂酸败。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食品级可可脂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核心环节,可精准识别原料掺假、工艺缺陷及储存变质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检测需遵循严格流程,先按GB/T 20705-2023进行原料筛查,测定可可壳含量及初步脂含量;成品可可脂需依据GB 5009.229-2016测酸价,GB/T 5527-2010测折光指数,GB/T 5532-2008测碘值,三项指标需同时符合限定。检测过程中,折光指数测定需控制温度±0.1℃,酸价测定需做空白试验校正误差,仲裁检验必须采用索氏抽提法测脂含量。这些检测手段为GB/T 19343-2025等标准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可可制品品质稳定。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