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食品级瓜蒌籽检测标准有哪些? 依据GB/T-2025全文解读

日期:2025-09-25 13:08:30 浏览:16
内容简介:问:食品级瓜蒌籽检测依赖哪些国标?检测指标与方法如何规范?答:一、标准名称1. GB/T 29565-2013,《瓜蒌籽》2. GB 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3. GB 5009.229-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4.&nbs

问:食品级瓜蒌籽检测依赖哪些国标?检测指标与方法如何规范?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9565-2013,《瓜蒌籽》  

2.  GB 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3.  GB 5009.229-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4.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5.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食品级瓜蒌籽检测标准有哪些? 依据GB/T-2025全文解读 

二、标准内容  

1.  GB/T 29565-2013《瓜蒌籽》  

适用于未经加工的食品原料瓜蒌籽,规定术语定义、要求、检验方法等核心内容。感官要求涵盖色泽、外观、气味,需符合品种固有特征。理化指标明确:纯质率按除去杂质和折半计的不完善粒后计算,水分含量通过烘干法测定,脂肪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蛋白质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检测。卫生指标需符合GB 2715要求,同时规范检验规则、标签及贮运要求。  

2.  GB 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作为基础安全标准,限定瓜蒌籽中重金属及污染物含量:铅(以Pb计)≤0.2mg/kg,镉(以Cd计)≤0.1mg/kg,汞(以Hg计)≤0.02mg/kg,铜(以Cu计)≤10mg/kg。农药残留需符合GB 2763规定,如敌敌畏≤0.2mg/kg,乐果≤0.05mg/kg,杀螟硫磷≤0.5mg/kg。同时要求霉变粒不得检出,确保原料安全性。  

3.  GB 5009.229-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2025年9月16日实施,针对瓜蒌籽等坚果与籽类食品优化检测方法。样品预处理明确:带绿色内膜的瓜蒌籽需喷水湿润搓去内膜,50℃烘干45min;粉碎时发热需用液氮冷冻粉碎。酸价测定区分样品类型,易受脂肪酶影响的样品用常温压榨法,其他用索氏抽提,旋转蒸发温度控制在≤40℃,提升检测准确性。  

4.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规定杂质与不完善粒的检测方法。杂质指通过3.0mm圆孔筛的物质及无食用价值杂物,采用筛分法与视觉分选法测定,要求含量≤1%。不完善粒含未成熟粒、虫蚀粒等,需逐粒鉴别计数,按质量占比计算,限量≤5%,直接关联瓜蒌籽纯质率评定。  

5.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适用于加工后预包装瓜蒌籽产品,要求标签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贮存条件等。名称需明确“瓜蒌籽”,配料表按含量递减排序,营养成分表需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等指标,确保信息真实合规。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食品级瓜蒌籽检测是保障食用安全与品质的关键环节,可精准识别原料是否存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霉变及水分异常等问题,从源头阻断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核心检测方法按指标分类:感官指标采用目测与嗅觉鉴定;水分含量用GB/T 5497烘干法测定,需控制在≤8%以防霉变;杂质与不完善粒依GB/T 5494筛分计数;酸价按GB 5009.229-2025的压榨或索氏抽提法检测,限值≤4mg KOH/g;重金属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规范检测可确保瓜蒌籽符合食用标准,维护消费者健康与市场秩序。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