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蜜饯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对生产和消费有何影响?
答:
一、蜜饯检测相关国家标准列举
1. GB/T 31318-2025《蜜饯 山楂制品质量通则》
2. GB 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
二、各标准详细内容介绍
一. GB/T 31318-2025《蜜饯 山楂制品质量通则》:该标准规定了蜜饯山楂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在术语和定义方面,明确了蜜饯山楂制品的概念。产品分类有所更改,对山楂制品进行了更细致且符合行业现状的类别划分。技术要求上,原辅料要求更为严格,规定了山楂原料以及其他辅料的质量规格等;感官要求从色泽、气味、滋味、形态等方面做出规定,例如色泽应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无明显变色等;理化要求涵盖了水分、总糖、还原糖、铅、总砷、铜等指标的限量,像铅的限量要求为≤1.0mg/kg 。检验方法对各类指标的检测方式进行了规范,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等具体操作流程。检验规则明确了组批、抽样规则,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和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方面,对产品标签信息的标注、包装材料的选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贮存条件等均有详细规定。
二. GB 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适用于以干鲜果品、瓜蔬等为主要原料,经糖渍蜜制或盐渍加工而成的蜜饯食品。感官指标要求具有该品种正常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无霉变,无杂质。理化指标限定了铅(以Pb计)≤1.0mg/kg、铜(以Cu计)≤10mg/kg、砷(以As计)≤0.5mg/kg、二氧化硫残留量(以游离SO₂计)≤0.5g/kg、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0.5g/kg、糖精钠在话梅、话李中≤5.0g/kg,其他≤0.15g/kg 。微生物指标规定出厂时菌落总数≤750个/g,销售时≤1000个/g,大肠菌群≤30个/100g,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霉菌计数≤50个/g 。
三、蜜饯检测的作用
蜜饯检测在保障食品安全与规范行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食品安全角度,蜜饯生产过程易出现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等问题。通过检测添加剂残留量,可确保商家合规使用甜味剂、防腐剂、色素等,防止过量使用危害消费者健康。检测微生物指标,能避免因微生物超标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传播。检测重金属含量,可防止铅、砷等重金属在人体富集引发慢性中毒。从行业发展角度,检测促使企业优化生产工艺。若检测发现微生物超标,企业会改进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及杀菌工艺;若添加剂超标,企业会调整配方和生产流程。规范的检测推动整个蜜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