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食用冰检测新标准QB/T 8022-2024实施指南:新旧标准有何差异?关键检测指标有哪些更新?
答:
一、标准名称
1. QB/T 8022-2024《冷冻饮品 食用冰》
2. GB 2759.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
3.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4.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一. QB/T 8022-2024《冷冻饮品 食用冰》
该标准于2024年3月29日发布,2024年10月1日实施,替代SB/T 10017-2008。明确食用冰以符合GB 5749的饮用水为原料,经灭菌、冻结等工艺制成。感官要求细化为色泽略透明、形态完整坚实、无异味、无可见异物。微生物限量规定:菌落总数5个样本均≤10²CFU/g;大肠菌群5个样本均≤10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5个样本均≤10³CFU/g(允许1个样本≤10²CFU/g);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不得检出。铅含量≤0.3mg/kg。新增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包括冷链物流温度监控和标签需符合GB 7718-2023。
二. GB 2759.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
现行标准规定冷冻饮品的微生物和污染物限量。微生物方面,菌落总数≤30000CFU/g,大肠菌群≤100MPN/100g;污染物中铅≤0.3mg/kg,砷≤0.1mg/kg。明确原料应符合相应标准,生产过程需防止微生物污染。与QB/T 8022-2024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包含冰淇淋等其他冷冻饮品,而QB/T 8022-2024对食用冰的要求更细化。
三.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2022年发布替代GB 4789.2-2016,规定菌落总数测定的设备、培养基、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修改检验程序,新增附录B规范计数方法。要求培养温度36℃±1℃,培养时间48h±2h。结果按数字修约规则处理,如150CFU/g或1.5×10²CFU/g。该标准为QB/T 8022-2024的微生物检测提供方法依据。
四.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替代GB 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及限值。常规指标中菌落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消毒剂指标中游离氯出厂水余量≥0.3mg/L,末梢水≥0.05mg/L。明确饮用水分常规指标和扩展指标,小型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可放宽至500CFU/mL。QB/T 8022-2024将其作为食用冰原料强制标准,确保源头安全。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食用冰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可有效防控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危害。检测流程需严格遵循标准:采样环节采用无菌操作,每批次随机抽取不少于5个独立包装。感官检验在白瓷盘内观察色泽、形态及异物。理化检测按GB 5009系列方法测定铅等污染物。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2-2022,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采用MPN法或平板计数法;致病菌按专项标准检验。检测数据需双人复核,结果超限时立即启动追溯程序,禁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