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食品复配添加剂检测标准国标GB全解析:现行核心检测标准有哪些?关键安全指标如何规范?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6687-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2. GB/T 31645-2016 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范
3. GB 5009.97-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盐的测定
4. GB 5009.35-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5.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一. GB 26687-2011适用于除食品用香精和胶基糖果基础剂以外的复配食品添加剂。明确原料必须符合GB 2760等相关标准要求,感官指标需符合产品特性的色泽、气味要求。有害物质限量采用加权计算法,若原料限量不统一则执行表2规定:砷(以As计)≤2.0mg/kg,铅(Pb)≤2.0mg/kg,检测方法分别引用GB/T 5009.76和GB/T 5009.75。微生物指标需控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
二. GB/T 31645-2016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卫生控制要求,涵盖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布局、设备清洁、人员卫生等环节。明确原料验收需查验合格证明,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成品储存需分区存放并记录出入库信息。
三. GB 5009.9【97】-2023规定三种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除含乙醇食品外的样品,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适用于所有食品。衍生步骤中衍生液体积扩大一倍以提高反应充分性,第三法采用负离子扫描内标法定量,解决旧标准离子比偏差问题。对高油脂样品如乳粉、油腐乳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
四. GB 5009.35-2023新增靛蓝、诱惑红等4种合成着色剂的检测,修改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条件。采用InertSustain AQ-C18色谱柱优化峰形,11种着色剂分离度均大于1.5,线性相关系数良好。明确蜜饯类样品需去核后计算果肉占比,检测结果需结合产品类型执行限量标准。
五. GB 2760-2014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最大使用量,复配产品中各单一添加剂用量不得超过其在终产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明确凉果类环己基氨基磺酸盐最大使用量The maximum usage amount is 8.0g/kg, and that of preserved fruits and candied fruits is 1.0g/kg. During testing, the corresponding limit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type indicated on the package.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食品复配添加剂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验证原料合规性确保复配产品中各成分符合GB 2760要求,防止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检测可控制砷、铅等有害物质含量,避免因原料带入导致的安全风险,同时验证产品标签与实际成分的一致性。常用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指标检查色泽和气味,理化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测定添加剂含量,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提高低含量样品的定性准确性。微生物检测重点筛查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新版标准通过优化前处理步骤和仪器条件,增强了复杂基质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