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保健品检测有哪些重要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如何影响行业?
答:
一、2025年新发布的保健食品国家标准列举
1. 《保健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T 22246 - 2025)
2.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45242 - 2025)
3. 《保健食品中硫胺素、核黄素、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45243 - 2025)
4.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GB/T 45168 - 2024)
5.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GB/T 45443 - 2025)
二、各项标准内容详解
一. 《保健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T 22246 - 2025)
该标准规定了保健食品中泛酸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片剂、胶囊、颗粒剂、粉剂、口服液等常见剂型的保健食品。其原理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试样进行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步骤后,在特定的色谱条件下分离和测定泛酸含量。在试样制备环节,针对不同剂型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如对于胶囊,需精确称取内容物;对于口服液,则需摇匀后准确量取。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也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一般检出限可达μg/kg级,满足对保健食品中泛酸含量精准检测的需求。
二.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45242 - 2025)
此标准提供了针对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手段,覆盖多种保健食品剂型。常用的检测原理是基于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HPLC - MS/MS),该技术能够有效分离和鉴定复杂基质中的肌醇。在试样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产品特性进行优化,如对于含有油脂的软胶囊产品,需先进行除脂处理,避免油脂对检测的干扰。标准中明确了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回收率等技术指标,线性范围一般能覆盖常见保健食品中肌醇的含量范围,回收率在合理区间内,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 《保健食品中硫胺素、核黄素、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45243 - 2025)
该标准实现了对保健食品中多种成分的同时测定,涵盖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吡哆醇(维生素B6)、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采用的检测技术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 - DAD),可在一次分析中完成多种目标物的分离和检测。在试样制备时,针对不同成分的性质进行提取条件的优化,如对于水溶性的维生素类成分,采用合适的缓冲溶液进行提取;对于咖啡因等中性成分,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辅助提取。方法对每种成分的检出限、定量限均有详细规定,确保能准确测定各成分在保健食品中的含量。
四.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GB/T 45168 - 2024)
该标准用于测定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含量,适用于各类以吡啶甲酸铬为原料添加的保健食品。其测定原理常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 MS)。在试样前处理阶段,需将样品中的吡啶甲酸铬进行消解,转化为可被仪器检测的离子态。对于不同剂型的样品,消解方法有所差异,如固体剂型可能需要高温灰化结合酸消解,而液体剂型则可直接采用合适的酸进行消解。标准明确了仪器的工作条件、校准曲线的制作要求等,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五.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GB/T 45443 - 2025)
此标准与《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褪黑素》配套,适用于片剂、软胶囊、颗粒剂、粉剂、口服液、凝胶糖果等多种剂型的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定量检测。相较于旧标准,其适用范围从仅涵盖胶囊和片剂扩展到多种常见剂型。在检测方法上,前处理方法针对新增剂型进行了优化,如软胶囊增加除脂流程,凝胶糖果引入加热溶解步骤。技术参数设定更加清晰,定量方式从单点法改为标准曲线定量法,有效提升了检测的精确度,最低检测限标准根据不同剂型也有明确规定 。
三、保健食品检测的作用
保健食品检测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在保障产品质量方面,通过对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农药残留、有害物质以及功效成分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与功效宣称标准,防止因微生物超标、重金属污染等危害消费者健康,以及避免功效成分不符导致产品虚假宣传。在维护市场秩序上,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剔除存在安全隐患或违规添加的产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升整个行业信誉。对于消费者而言,检测结果为其提供产品成分、含量等准确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购买决策,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检测也为企业的配方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企业规范生产,推动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