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最新电器陶瓷检测标准有哪些?如何实施这些标准?GB/T 8411系列又该如何解读?
答:
一、电器陶瓷相关标准列举
1.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2. GB/T 5597-2006《电子元器件用陶瓷材料》
3. GB/T 6952-2015《高性能氧化物陶瓷》
4. GB/T 24164-2009《陶瓷强度试验方法》
5. T/CIET 1282—2025《反应烧结碳化硅/碳化硼陶瓷板技术要求》
二、各标准内容介绍
1.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该标准于2025年6月30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26年1月1日实施。其规定了氮化硅陶瓷基片的产品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氮化硅陶瓷基片,其他功能用氮化硅陶瓷基片可参照使用。在技术要求方面,涉及多个性能指标,如依据引用标准,对其弹性模量需按GB/T 10700《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弯曲法》进行测试;电气强度试验遵循GB/T 1408.1《绝缘材料 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等 。
2. GB/T 5597-2006《电子元器件用陶瓷材料》:此标准规定了电子元器件用陶瓷材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涵盖了多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陶瓷材料,技术要求涉及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等方面。例如在电学性能上,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体积电阻率等参数有相应要求,且需依据特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确定 。
3. GB/T 6952-2015《高性能氧化物陶瓷》:规定了高性能氧化物陶瓷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高性能氧化物陶瓷在电气、机械等多领域有应用。技术要求包含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密度、硬度、弯曲强度、热膨胀系数等。如硬度测试需按相应标准规范操作,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4. GB/T 24164-2009《陶瓷强度试验方法》:该标准明确了陶瓷强度试验的相关方法。陶瓷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指标,通过规定的试验方法,能够准确测定陶瓷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等测试方法,每种方法都对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以及结果计算等有详细规定,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
5. T/CIET 1282—2025《反应烧结碳化硅/碳化硼陶瓷板技术要求》:规定了反应烧结碳化硅/碳化硼陶瓷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例如,反应烧结碳化硼陶瓷对角尺寸偏差不应大于0.8mm,厚度尺寸偏差不应大于0.2mm。密度应按照GB/T 25995执行,维氏硬度按照GB/T 16534执行,弯曲强度按照GB/T 6569执行。检验规则方面,材料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中对外观(含尺寸)和密度采取计数抽样检验方法 。
三、电器陶瓷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电器陶瓷检测至关重要。其作用在于确保电器陶瓷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在电气设备中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检测能筛选出不合格产品,避免因陶瓷质量问题引发电气故障,如绝缘性能不佳导致的短路等。
检测方法多样,物理性能检测中,密度测定可参照GB/T 25995等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于电学性能,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等参数的检测需借助专业的电学测试仪器,依据相应标准规范操作。在结构缺陷检测方面,可利用微观观测技术,如分辨率≤1μm的微观裂纹识别技术检测内部裂纹;通过ASTM C373等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气孔率。化学成分分析则针对主成分SiO₂/Al₂O₃含量等,采用化学分析手段依据GB/T 4734等标准进行测定,以此全面评估电器陶瓷质量,使其符合各项标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