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日用陶瓷检测国家标准有哪些更新?对行业和消费者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
2. GB/T 35603-2024《绿色产品评价 卫生陶瓷》
3. GB/T 30771—2024《日用玻璃陶瓷》
4. GB/T 3298《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
5. GB/T 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此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对原料、感官、理化指标等均有规定。原料需符合GB 4806.1规定。感官要求方面,产品外观应光滑,不得有裂缝、孔隙等影响使用的缺陷。理化指标上,明确铅(Pb)溶出量≤0.5mg/L(不同测试条件下数值有差异),镉(Cd)溶出量≤0.25mg/L ,以此保障陶瓷制品在与食品接触时,不会因重金属溶出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增加了迁移试验基本要求,对迁移试验条件也进行了修改,并新增标签标识要求。
二.GB/T 35603-2024《绿色产品评价 卫生陶瓷》:规定了卫生陶瓷绿色产品的评价要求与方法,适用于陶瓷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洗面器和一体式智能坐便器的评价。增加了一体式智能坐便器的绿色评价指标要求,并将五类产品的指标要求分小节规定,使标准更清晰。明确产品评价基本要求,生产企业需满足多项节能环保要求,如单位产品取水量、生产废料回收利用等。不同产品的绿色评价指标各有更新,例如坐便器增加低碳属性;一体式智能坐便器对能源属性从能源使用和节约性两方面提出要求,单位周期能耗带坐圈加热≤0.040 kW·h ,无坐圈加热≤0.020 kW·h ;蹲便器、小便器、洗面器等在环境属性、品质属性、低碳属性等方面也都有相应调整与新增要求,产品分级评价依据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绿色产品值或绿色标杆产品值判定。
三.GB/T 30771—2024《日用玻璃陶瓷》:该标准规定了日用玻璃陶瓷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等内容,适用于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与旧版相比,外观质量技术要求有更改,抗热震性技术要求变动,删除了铅、镉、砷、锑溶出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更改了微波炉适应性技术要求,增加了耐机械洗涤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产品规格误差技术要求也有变化,同时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面也做了更改 。例如在外观质量上,对结石、气泡、玻璃屑等尺寸及间距等有明确规定。
四.GB/T 3298《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明确了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将陶瓷试样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放入低温环境中,通过观察试样是否出现破裂、剥落等现象,以及循环次数来评估其抗热震性能,以此衡量陶瓷产品在温度急剧变化环境下的适用性与耐用性。
五.GB/T 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规定了日用陶瓷器变形的检验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量具和检验装置,对陶瓷产品的口部、底部、整体形状等进行测量,与标准尺寸对比,确定其变形程度,以保证产品符合使用和外观要求。
三、检测重要性、意义、方法、作用
日用陶瓷检测至关重要。从方法上,针对不同标准有多种检测手段,如检测重金属溶出量采用4%乙酸溶液浸泡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抗热震性通过加热和骤冷试样观察变化;变形检验借助量具测量对比等。检测的作用在于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对于消费者,符合标准的产品意味着使用更安全、可靠,不会因产品质量问题威胁健康或影响使用体验。对于行业,检测推动企业提升生产工艺,促使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与产品,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整个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日用陶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