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聚氯乙烯塑料制品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何差异?国内现行的聚氯乙烯塑料制品检测标准涵盖了哪些方面?
答:
一、标准名称(国内现行主要标准)
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检测在国内有明确且细致的标准规范,这些标准覆盖了产品的不同类型、性能要求及检测方式等,以下为部分主要标准:
1. GB/T 13520-1992《硬质聚氯乙烯板材》
2. GB/T 3806-2008《聚氯乙烯(PVC)塑料拖鞋》
3. GB/T 8814-2017《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4.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5. GB/T 20202-2006《农业用聚氯乙烯(PVC)吹塑薄膜》
二、标准内容
1. GB/T 13520-1992《硬质聚氯乙烯板材》规定了硬质聚氯乙烯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在技术要求中,板材的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明显气泡、裂纹、杂质等缺陷,长度和宽度的偏差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厚度偏差根据板材厚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厚度≤2mm时,允许偏差为±0.2mm;厚度>2mm且≤10mm时,允许偏差为±0.3mm。同时,对板材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也有明确指标,拉伸强度应不小于40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0%,简支梁冲击强度(缺口)不小于2kJ/m²。
2. GB/T 3806-2008《聚氯乙烯(PVC)塑料拖鞋》明确了聚氯乙烯塑料拖鞋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方面,拖鞋的外观应整洁,无飞边、毛刺、气泡、缺料等影响使用的缺陷,颜色应均匀一致。物理机械性能上,鞋底的硬度(邵氏A)应在60-85之间,拉伸强度不小于6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耐磨性(磨耗量)不大于100mm³。此外,还对拖鞋的耐折性能有要求,经一定次数的弯折试验后,不应出现裂纹或断裂。
3. GB/T 8814-2017《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详细规定了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型材的颜色应均匀,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凹凸、杂质、气泡等缺陷。在尺寸偏差方面,对型材的长度、宽度、壁厚等关键尺寸的允许偏差都有具体数值规定。力学性能方面,型材的拉伸屈服强度应不小于50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80%,简支梁冲击强度(无缺口)在-10℃时应不小于20kJ/m²。同时,还对型材的加热后尺寸变化率、维卡软化温度、落锤冲击性能等有严格要求,如加热后尺寸变化率应在±2.0%以内,维卡软化温度不低于79℃。
4.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适用于食品接触用聚氯乙烯塑料材料及制品,规定了其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标识和追溯等。原料方面,所用原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不得使用回收料。感官要求为产品应清洁、无异味、无异物。理化指标中,总迁移量在4%乙酸、65%乙醇、正己烷等浸泡液中的限值不同,如4%乙酸中总迁移量不超过10mg/dm²;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不超过10mg/kg;重金属(以Pb计)不超过1mg/kg。此外,还对特定迁移量和特定迁移元素进行了限制。
5. GB/T 20202-2006《农业用聚氯乙烯(PVC)吹塑薄膜》规定了农业用聚氯乙烯吹塑薄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薄膜的外观应平整、无折皱、无气泡、无穿孔、无明显杂质和条纹,颜色均匀。厚度偏差需符合规定,如厚度≤0.1mm时,允许偏差为±0.01mm;厚度>0.1mm且≤0.2mm时,允许偏差为±0.02mm。力学性能上,拉伸强度(纵、横向)应不小于15MPa,断裂伸长率(纵、横向)不小于200%,直角撕裂强度(纵、横向)不小于40kN/m。同时,对薄膜的透光率、雾度、耐候性等也有相应要求。
三、检测的作用及方法
聚氯乙烯塑料制品检测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促进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
检测方法需依据相应标准执行,不同性能指标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对于外观质量,通常采用目视检查,在自然光或规定光源下,观察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尺寸偏差的检测则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如卡尺、千分尺等,按照标准规定的测量点和方法进行测量。力学性能检测中,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冲击强度使用冲击试验机,耐磨性通过耐磨试验机测定。对于食品接触用聚氯乙烯制品,还需进行迁移试验,按照标准规定的浸泡条件和检测方法,测定迁移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