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水泥、砂石、外加剂)

日期:2025-07-24 13:28:53 浏览:53
内容简介:问: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检测有哪些标准?检测过程中需注意哪些要点以保障质量?答:一、标准名称(涵盖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标准)1.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2. 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3. 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4.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5. GB 50164-2

问: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检测有哪些标准?检测过程中需注意哪些要点以保障质量?

答:

一、标准名称(涵盖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标准)

1.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2. 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

3. 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4.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5.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水泥、砂石、外加剂)

二、标准内容

一.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6类。对水泥组分有明确要求,如硅酸盐水泥中熟料+石膏含量不小于95%。物理性能方面,3d抗压强度,42.5级水泥不小于17.0MPa,28d不小于42.5MPa;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600min。化学指标上,烧失量、三氧化硫等含量有严格限制,如硅酸盐水泥中三氧化硫不得超过3.5%。

二. 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用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细度模数分别为3.7-3.1、3.0-2.3、2.2-1.6。含泥量方面,Ⅰ类砂≤1.0%,Ⅱ类砂≤3.0%,Ⅲ类砂≤5.0%。泥块含量,Ⅰ类砂≤0.5%,Ⅱ类砂≤1.0%,Ⅲ类砂≤2.0%。氯离子含量Ⅰ类砂≤0.01%,Ⅱ类砂≤0.02%,Ⅲ类砂≤0.06%。

三. 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明确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技术要求。颗粒级配需符合规定范围,针、片状颗粒含量,Ⅰ类石子≤5%,Ⅱ类≤15%,Ⅲ类≤25%。含泥量Ⅰ类≤0.5%,Ⅱ类≤1.0%,Ⅲ类≤1.5%。压碎指标值,Ⅰ类石子≤10%,Ⅱ类≤20%,Ⅲ类≤30%。

四.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对各类外加剂的性能指标作出规定。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小于8%,缓凝型外加剂的初凝时间差应在+90min至+180min之间,早强型外加剂的1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30%。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0.1%,碱含量(以Na₂O+0.658K₂O计)应不大于10.0%。

五.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水泥进场时需检验强度、安定性等指标,砂、石应检验颗粒级配、含泥量等,外加剂应检验减水率、凝结时间等。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应符合规定,如泵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不宜大于30mm/h。

三、检测的作用及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水泥强度、安定性,砂石颗粒级配、含泥量,外加剂减水率、氯离子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可及时发现不合格原材料,避免其用于工程。检测方法需严格按标准执行,如水泥抗压强度采用压力试验机测试,砂石含泥量通过筛分、称量计算,外加剂减水率通过拌制混凝土测定坍落度计算。只有规范检测,才能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结构安全。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