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浮潜镜国家标准有哪些新变化?浮潜镜的检测要求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答:
一、标准名称
GB/T 44458.3-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 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游泳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水面游泳和浮潜用游泳镜,例如从游泳池边缘开始潜水,但游泳镜不适用于从高板跳水时佩戴。同时适用于非处方的平光或无焦点镜片、非处方批量生产的矫正镜片以及处方镜片的游泳镜。
二.材料与结构:对材料的生理相容性有明确要求,确保与人体接触部分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过敏等不良反应。在结构与调节方面,需保证产品结构稳固,且调节装置能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舒适佩戴的效果。
三.镜片相关要求:镜片材料和表面质量需符合特定标准,以保障其光学性能和耐用性。耐蚀性方面,要求镜片在常见水环境中不会轻易被腐蚀,影响使用。同时,规定了镜片的透射比,确保进入眼睛的光线合适,不影响视线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此外,新国标中提出了“防雾性要求(可选)”,改变了以往仅靠目测法检测防雾性的主观性较高的情况,使用专用检测设备,用物理指标量化检测结果。若企业声称产品内侧防雾,检测机构会单独检测内部;若企业未说明有防雾性能,则不需要进行标准防雾性部分的检测。
四.头带要求:头带保持性能需良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松动或滑落,保证游泳镜稳固地佩戴在使用者头部。同时,头带的材质应具备一定的舒适度,不会对使用者头部造成勒痕等不适。
五.标识和说明书:标准规定了游泳镜由制造商提供的标识和说明书等信息的要求,确保消费者能获取准确的产品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检测作用
检测依据这些标准进行,能确保浮潜镜产品质量达标。通过对材料、结构、光学特性等多方面检测,可保障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例如在生理相容性检测中,能避免使用者因接触材料而过敏;对镜片透射比检测,可保证使用者在水下有清晰且适宜的视觉环境。同时,规范的检测能促进浮潜镜市场的健康发展,淘汰不合格产品,推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使行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前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舒适的浮潜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