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砂纸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与行业规范相比有何不同?
答:
一、标准名称
1. JB/T 7498-1994《砂纸》
2. JB/T 10155-2012《涂附磨具 砂布砂纸磨削性能试验方法》
3. JB/T 7499-2023《涂附磨具 耐水砂纸》
4. QB/T 1312-2018《砂纸原纸》
5. JJF(机械)1098-2023《砂布砂纸磨削性能试验机校准规范》
二、标准内容
一. JB/T 7498-1994《砂纸》:规定产品分类涵盖形状、粘结剂、基材及磨料代号。如按形状分,代号有相应规定;粘结剂分动物胶、合成树脂等,各有代号;基材也有对应代号;磨料代号符合GB 2476及相关表规定。技术要求方面,磨料粒度及组成需符合GB 9258、JB 3630规定。产品尺寸及其极限偏差要符合GB/T 15305.1~15305.2规定。抗拉强度有对应数值要求,如不同规格产品有不同抗拉强度标准。外观质量上,页状产品工作面不允许有砂团、缺复胶、折印、破裂等缺陷;直线尺寸不超3mm的缺砂、胶斑不得超一处,背面胶边两边缘总宽度不超5mm,且标记要正确清晰。卷状产品不允许有直线尺寸大于10mm砂团、缺砂等缺陷,直线尺寸2 - 10mm的相关缺陷总数每卷平均每平方米不得超一处,任一平方米面积上不得多于3处;长度50000mm的砂纸卷,开剪不得多于二处,其中短段长度不少于10000mm,长度25000mm的砂纸卷,开剪数不得多于一个,产品标记同样要正确清晰。
二. JB/T 10155-2012《涂附磨具 砂布砂纸磨削性能试验方法》:规定了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样的制备、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的处理。适用于砂布、砂纸和耐水砂纸。磨削性能检测包含切削效率和磨削效果评估;耐磨性测试关注能承受的磨削次数和磨损程度;自锐性测试判断在磨削过程中保持锋利的能力;粒度分布测试检查颗粒均匀度和一致性。检测方法多样,如磨削试验法在一定条件下对标准试件磨削以评估效率和效果;耐磨试验法重复磨削同一试件直至失效来评估耐用程度;目测评估法通过观察物理变化判断自锐性;筛分法过筛检查磨料颗粒分布状态和粒径大小。
三. JB/T 7499-2023《涂附磨具 耐水砂纸》:对耐水砂纸分类、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详细规范。适用于工业金属加工,特别是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表面处理的耐水砂纸产品。规定不同型号砂纸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包括厚度公差、粘结强度、磨削效率和耐磨性等。例如,在厚度公差上有明确允许范围数值;粘结强度需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磨料与基材结合牢固;磨削效率通过特定试验方法得出具体数据要求;耐磨性也有相应测试流程和合格指标。
四. QB/T 1312-2018《砂纸原纸》:针对砂纸原纸制定标准,对原纸的定量、紧度、抗张强度、吸水性、尘埃度等指标有要求。定量规定具体克重范围,以保证纸张厚度和质量稳定性;紧度影响纸张密度和强度,有对应数值标准;抗张强度确保原纸在加工和使用中不易断裂,有相应检测数值要求;吸水性关乎后续粘结剂附着和产品使用性能,有明确检测方法和合格范围;尘埃度规定纸张表面杂质允许数量和大小,保证纸张洁净度。
五. JJF(机械)1098-2023《砂布砂纸磨削性能试验机校准规范》:规范砂布砂纸磨削性能试验机的计量特性要求,如力值测量误差、转速误差、位移测量误差等需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力值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对砂布砂纸磨削力检测准确性,规定具体误差范围数值;转速误差影响磨削效率模拟的准确性,有对应允许误差范围;位移测量误差关乎磨削行程控制精度,同样有明确误差标准。还规定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等,确保试验机检测数据可靠。
三、检测意义
砂纸检测可保障产品质量。生产中,通过粒度分析确保磨料颗粒大小符合标准,保证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检测抗拉强度,防止打磨时磨料脱落,延长使用寿命。在贸易验收环节,采购方依据检测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规避风险。检测流程上,先用相应仪器检测粒度,再测抗拉强度等其他指标。检测要求严格按照各标准执行,不同指标采用对应检测方法,如粒度用筛分法等。其作用显著,帮助企业精准定位质量问题,优化工艺流程,为用户提供可靠性能数据,推动行业整体产品质量提升,在生产与应用间搭建起质量保障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