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除臭功效评估有哪些检测标准?第三方认证对除臭产品有何要求?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35658-2017《抗菌和除臭功能纺织品 性能测试方法》
2. QB/T 2761-2006《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气味的测定》
3. GB/T 38494-2020《空气净化产品 净化效果测定方法》
4. GB/T 27728-2011《家用和类似用途的除湿机》(涉及除湿过程除臭相关指标)
5. QB/T 5280-2018《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 除臭功效评价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35658-2017规定纺织品除臭性能测试采用密封舱法,测试舱容积为10L,以氨气、醋酸、硫化氢为标准恶臭气体。样品在37℃±1℃、相对湿度65%±5%条件下,与100ppm标准恶臭气体接触24小时后,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残留气体浓度,除臭率计算公式为:(初始浓度 - 残留浓度)/初始浓度×100%,除臭率≥70%判定为具有除臭功能。
二. QB/T 2761-2006针对皮革气味评估,采用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结合方式。感官评价由6名以上专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环境下,通过嗅觉对皮革样品进行5级评分(1级为无气味,5级为强烈不愉快气味);仪器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 气相色谱 - 质谱(HS-SPME-GC-MS)技术,定量分析挥发性恶臭物质含量。
三. GB/T 38494-2020适用于空气净化产品除臭检测,测试舱体积为1m³,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条件。将标准恶臭气体通入测试舱至目标浓度(如氨气10ppm),启动净化产品运行,每15分钟采集舱内气体样本,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气体浓度,计算净化效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恶臭气体浓度降低至初始浓度的10%以下。
四. GB/T 27728-2011虽主要针对除湿机性能,但涉及除臭相关指标。在特定湿度(如80%RH)和温度(27℃)条件下,测试除湿机运行过程中对环境中常见异味物质(如霉味成分)的去除能力,通过对比除湿前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变化评估除臭效果。
五. QB/T 5280-2018针对牙膏除臭功效评价,采用人工唾液模拟口腔环境。将牙膏样品与人工唾液混合后,加入标准恶臭物质(如甲硫醇10ppm),在37℃恒温条件下反应1小时,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后甲硫醇残留量,除臭率≥50%判定为具有除臭功效。
三、第三方认证要求
第三方认证机构需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确保检测结果权威性与公信力。认证流程包含企业提交产品资料与检测委托、机构依据对应标准进行全项检测、对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测报告需详细记录测试条件、仪器参数、原始数据及计算过程,认证通过后颁发认证证书并进行后续监督检查,保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四、检测重要性、方法与作用
除臭功效检测通过标准化流程量化产品性能,为市场监管提供技术依据,避免虚假宣传。感官评价、仪器分析等检测方法各有侧重,感官评价能快速捕捉主观感受,仪器分析则实现精准定量。检测结果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可靠参考,助力企业优化产品配方与工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同时,统一的检测标准与认证要求,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除臭产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