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假发检测有哪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何准确理解这些标准内容及检测的意义?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3162-2020《发制品 假发》
2. GB/T 23163-2020《发制品 术语》
3.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假发作为特殊纺织品适用部分条款)
4. GB/T 2912.1-2009《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5. GB/T 17592-2011《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GB/T 23162-2020《发制品 假发》规定了假发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假发按使用材料分为人发制品、化纤发制品及混合发制品,按工艺分为机制发、手织发等。物理性能方面,钩织密度、发束拉伸强力等指标需符合规定,如发束拉伸强力不得低于一定数值,以保证假发在正常使用中不易脱落发丝 。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整洁、无污渍、无断发等。
GB/T 23163-2020《发制品 术语》明确了发制品行业的专业术语及定义,统一行业语言,如对“假发”“发块”“发帘”等产品形态,以及“钩织”“卡子发”等工艺进行规范定义,便于行业内技术交流、标准执行及贸易往来。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假发的安全性能作出规定,将假发按最终用途划分安全技术类别。其中,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pH值须控制在4.0 - 9.0范围内,且不得检出异味及致癌芳香胺染料,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
GB/T 2912.1-2009《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详细说明了假发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水萃取样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萃取液中甲醛含量,为判断假发甲醛是否超标提供科学依据。
GB/T 17592-2011《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规定了假发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流程。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设备,对假发样品进行预处理、萃取和分析,确保假发不含有可能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方法
假发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的关键环节。通过物理性能检测,可确保假发的耐用性和使用舒适度;化学安全检测则能避免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维护市场秩序。检测方法上,物理性能检测常采用拉力试验机测试发束强力、显微镜观察钩织密度等。化学检测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有害物质含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开展检测,能促使企业提升生产工艺,保障假发产品符合质量与安全要求,推动发制品行业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