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蚊香烟雾检测有哪些标准?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限量如何规定?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8418-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 电热蚊香液》,规定了电热蚊香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2. GB/T 18419-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 电热蚊香片》,对电热蚊香片的各项指标及相关要求作出规范。
3. GB 18418-2015《家用卫生杀虫用品 蚊香》,明确了普通蚊香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4. GB 24330-2009《家用卫生杀虫用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是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的通用安全准则,涵盖多种产品。
5. GB/T 34052-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 盘式蚊香》,针对盘式蚊香的特性制定相应标准 。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18418-2017与GB/T 18419-2017,作为电热类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标准,侧重于有效成分含量及稳定性检测。以电热蚊香液为例,对其溶剂、有效成分挥发速率进行严格限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有效成分稳定释放,同时对包装密封性、电器安全性能提出要求,避免因包装泄漏或电器故障引发安全问题。
二. GB 18418-2015规定了蚊香的感官指标,如色泽均匀、无霉变等;对燃烧性能要求蚊香应能平稳燃烧,无断火、自熄等现象。在有害物质控制方面,虽未直接给出PM2.5、甲醛具体限量值,但从原材料、制作工艺等源头进行规范,限制有害添加物使用。
三. GB 24330-2009从通用安全角度出发,对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安全、生产环境安全作出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建立有害物质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在生产、使用、废弃等全生命周期内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四. GB/T 34052-2017对盘式蚊香的外观、尺寸、重量等物理指标作出规定。在燃烧性能上,要求盘式蚊香燃烧后灰烬应基本成灰白色,无明显黑色残留物。同时,对盘式蚊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进行限制,间接控制PM2.5等颗粒物排放。
三、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限量解析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蚊香烟雾中PM2.5、甲醛的专项限量标准,但可通过相关标准对产品整体质量把控实现间接控制。如GB 24330-2009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中可能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成分;GB 18418-2015等对蚊香燃烧性能的规定,确保蚊香充分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生的PM2.5等颗粒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选用优质原料、优化生产工艺,可有效降低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四、检测方法与作用
检测方法上,PM2.5检测采用激光散射法、β射线法等,通过专业仪器收集蚊香燃烧产生的烟雾,精确测定其中PM2.5的浓度;甲醛检测则运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将烟雾中的甲醛分离并定量分析。检测作用在于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检测可筛选出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淘汰劣质产品,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检测数据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推动行业向绿色、安全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