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权威机构发布的棉柔巾检测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对保障消费者权益有何重要意义?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
2. GB/T 40276 - 2021《柔巾》
3. 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4. 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5. GB/T 29862《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二、标准内容
一.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此标准代替GB 15979-2002,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调整了标准适用范围,细化原材料卫生要求,增加禁用物质和生产用水要求,如原材料应无毒、无害,符合消毒产品相关规范。优化生产过程卫生要求,将相关指标合并调整,消毒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初始污染菌应≤10000CFU/g或CFU/mL 。强化产品卫生要求,按风险等级增加pH值、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残留量等理化指标。更新补充检测方法,调整真菌检测等方法,增加新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二.GB/T 40276 - 2021《柔巾》: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清洁人体皮肤用干态擦拭巾,分婴童用和成人用柔巾。内在质量方面,纤维成分及含量允差应符合GB/T 29862规定;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CV值)≤10% ;甲醛含量≤20mg/kg,达GB18401 A类要求;pH值4.0~7.5,达GB18401 A类要求;无异味;重金属铅≤90mg/kg,镉≤100mg/kg ;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4级。单位面积质量≤70g/m²时,纵横向弯曲长度≤4.0cm;>70g/m²时,≤4.5cm 。落絮系数≤4.5 ;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干态断裂强力≥15.0N,湿态≥12.0N ;残硫量≤10mg/100g 。微生物指标上,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 ,真菌菌落总数≤100CFU/g ,不得检出致病性化脓菌。外观质量要求洁净,无异物、破损、污渍等疵点。
三.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对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同安全技术类别要求不同,如A类(婴幼儿用品)甲醛含量≤20mg/kg,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75mg/kg,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300mg/kg 。
四.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规定了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对婴幼儿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如婴幼儿产品的甲醛含量同GB 18401中A类要求,pH值范围在4.0~7.5 。在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限制上也有明确规定。
五.GB/T 29862《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规范了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要求,规定了纤维含量的标注原则、表示方法等。要求准确标识纤维成分及含量,含量允差需符合相应规定,确保消费者能清晰了解产品纤维构成。
三、检测意义与方法,流程
棉柔巾检测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通过检测物理性能(吸水性、柔韧性等)、化学性能(pH值、荧光增白剂等)、微生物指标等,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如通过吸水性测试仪测吸水能力,用荧光检测仪测荧光增白剂残留。检测能监督企业生产,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检测流程一般包括抽样、检测、出具报告。抽样需随机且有代表性,检测按标准方法,报告要准确清晰。检测要求检测机构专业、设备精准,人员操作规范,以保证结果可靠,助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