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纸尿裤检测标准有哪些重要变化?GB/T 28004.1与GB 43631双标并行对纸尿裤质量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8004.1-2021《纸尿裤 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
2. GB 43631-2023《婴幼儿及儿童用纸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3.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4. GB/T 21331《绒毛浆》
5. GB/T 22875《高吸收性树脂》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28004.1-2021《纸尿裤 第1部分:婴儿纸尿裤》
该标准适用于以婴儿为主要使用对象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明确规定了婴儿纸尿裤、纸尿片及纸尿垫(护理垫)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等内容。
1. 物理性能指标:首次吸收速度≤50秒,二次吸收速度≤100秒,以确保快速干爽;回渗量≤15.0克,渗漏量≤1.0克,防止尿液反渗和侧漏;pH值控制在4.0 - 7.5之间,贴近婴儿皮肤弱酸性环境;面层附着物≤5颗/片,杂质尺寸>5.0mm²不得检出。
2. 安全指标:重金属含量方面,铅≤10mg/kg、砷≤2mg/kg、镉≤5mg/kg、汞≤1mg/kg;有害物质如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甲醛(≤6mg/kg)、丙烯酰胺(≤0.1mg/kg)均需严格限量;仅印刷或染色产品需检测邻苯二甲酸酯,BBP、DBP、DEHP等总和≤0.1%。
3. 卫生指标:执行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重点控制微生物污染,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等。同时,绒毛浆应符合GB/T 21331,高吸收性树脂符合GB/T 22875,无尘纸符合GB/T 24292,吸水衬纸符合QB/T 4508;鼓励采用可降解材料,相关试验依据GB/T 39951进行,化学品及原料管控需符合GB/T 36420,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合规。
二. GB 43631-2023《婴幼儿及儿童用纸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该标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供给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和3岁以上、6岁及以下的儿童使用的纸品。
规定了婴幼儿及儿童生活用纸品中重金属(铅、砷、镉、汞)、可迁移性荧光物质、丙烯酰胺、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化学安全指标。对湿巾、纸尿裤(片、垫)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了单独规定,同时针对湿巾规定了甲醇、苯、甲苯、二甲苯限量要求,甲基异噻唑啉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两种防腐剂不应检出。考虑到部分文化用纸品在印刷、覆膜或加塑、上胶等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邻苯二甲酸酯,标准规定三种邻苯二甲酸酯总量,另外,参照玩具相关安全标准对铅、砷、锑等8种可迁移元素以及苯、甲苯、乙苯等1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限量要求。此外,婴幼儿及儿童生活用纸不应使用回用原材料,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
三.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重点控制微生物污染,对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做出明确规定,保障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安全。
四. GB/T 21331《绒毛浆》
规定了绒毛浆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确保用于生产纸尿裤等产品的绒毛浆质量符合标准。
五. GB/T 22875《高吸收性树脂》
对高吸收性树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进行规范,保证高吸收性树脂的质量,从而影响纸尿裤的吸收性能。
三、检测的作用
纸尿裤检测依据这些标准进行,能够全面保障产品质量。通过对物理性能的检测,确保纸尿裤具有良好的吸收速度、防回渗和防侧漏性能,以及合适的pH值和面层质量,为婴儿提供舒适体验。安全指标检测严格限制重金属、有害物质等含量,防止婴儿接触到有害化学物质,保护婴儿健康。卫生指标检测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降低婴儿因使用不卫生纸尿裤而引发感染的风险。检测过程对原材料如绒毛浆、高吸收性树脂等的质量把控,从源头保障了纸尿裤的品质,促使企业生产出更安全、可靠的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整个纸尿裤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