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GB/T 43718免洗洗手液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免洗洗手液检测标准更新的意义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43718-2024《免洗洗手液》
2. 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3. GB/T 13173《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试验方法》
4. QB/T 2951《洗涤用品检验规则》
5.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二、标准内容
一.GB/T 43718-2024《免洗洗手液》:规定了免洗洗手液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还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适用于免水冲洗且具有清洁或抑菌、杀菌功能的洗手液,但不适用于免洗手部消毒剂。技术要求方面,普通型产品需满足特定感官指标,如外观为不分层,无明显悬浮物或沉淀(加入均匀悬浮颗粒组分的产品除外),无明显机械杂质的均匀产品,气味无异味;稳定性上,耐热需在(40±2)℃下保持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相比感官无明显变化,耐寒在(-5±2)℃下保持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相比感官无明显变化;pH(25℃,原液)范围为3.5 - 8.5;微生物指标需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安全限量指标汞、铅、砷、镉、甲醇等也需符合该规范规定。抑菌型及抗菌型产品除了理化指标中的稳定性、pH要求与普通型一致外,微生物指标需符合GB 15979规定,安全限量指标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杀抑菌指标上,抗菌型产品杀菌率≥90%,抑菌型产品抑菌率≥50%,且杀抑菌稳定性要求在保质期内杀菌率或抑菌率符合产品要求,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进行杀菌率或抑菌率测试,如有特殊要求,增加其他菌种测试。
二.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要求,免洗洗手液若宣称抑菌或杀菌功能,其微生物指标需符合该标准规定,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菌落总数等都有相应限量要求。
三.GB/T 13173《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试验方法》:在免洗洗手液检测中,可用于检测其外观、气味、稳定性等项目,例如通过该标准规定方法检测免洗洗手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
四.QB/T 2951《洗涤用品检验规则》:规定了洗涤用品的检验规则,免洗洗手液产品检验可依照此标准执行,包括检验分类(如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内容。对于免洗洗手液,普通型产品出厂检验为外观、pH、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型式检验为产品全部指标。
五.《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化妆品的原料要求、卫生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毒理学试验方法等方面做出规定。免洗洗手液作为类似化妆品类产品,其微生物指标、安全限量指标(如汞、铅、砷、镉、甲醇等含量限制)需符合该规范要求。
三、检测重要性、意义、方法
检测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保障免洗洗手液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健康。通过检测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具有应有的清洁、抑菌或杀菌功能,同时保证产品安全性,防止有害物质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检测方法方面,外观、气味、稳定性按照GB/T 13173规定进行;pH方面,普通型产品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进行,采用原液测试,抑菌型及抗菌型产品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规定进行,采用原液测试;普通型产品微生物指标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进行,安全限量指标同样按照该规范规定进行;抗菌型及抑菌型产品微生物指标按照GB 15979规定进行,安全限量指标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进行;杀菌率按照GB 15979规定进行,采用原液测试,作用时间2min;杀抑菌稳定性按照GB 15979规定的稳定性测试方法进行,当运输保质期不在GB 15979覆盖范围时,可按照GB/T 38499的规定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