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醇基燃料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对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6663-1996《醇基液体燃料》
2. DB13/T 5028-2019《醇基燃料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
3. DB13/T 5029-2019《醇基燃料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红外光谱法》
4. DB13/T 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规范》
5. DB43/T 1781-2020《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安全规程》
二、标准内容
一.GB 16663-1996《醇基液体燃料》:规定醇基液体燃料以甲醇、乙醇等醇类为主要成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安全性能提出要求,如甲醇含量,需依据产品用途与安全标准确定合适范围;乙醇含量亦需符合相应规定。闪点关乎燃料易燃性,闭杯法测定时,需达到一定数值以保障储存与使用安全。热值则反映燃料燃烧释放能量,不同应用场景对热值要求有别,如工业用与民用标准存在差异。
二.DB13/T 5028-2019《醇基燃料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适用于甲醇、乙醇等醇基燃料总硫含量测定,范围0.1μg/g至1000μg/g。采用紫外荧光法,基于样品在特定波长下荧光强度与硫含量对应关系,实现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分析,精准测定硫含量。
三.DB13/T 5029-2019《醇基燃料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红外光谱法》:适用于甲醇、乙醇等醇基燃料甲醇含量测定,范围1%至100%。气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测定,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与重复性。红外光谱法依据甲醇特征吸收峰,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含量,两种方法确保甲醇含量测定精准度。
四.DB13/T 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规范》:涵盖醇基燃料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安全要求。储存方面,对储存设施材质、结构、通风、防火防爆等作出规定;运输过程明确运输工具要求、装卸操作规范;使用时,对设备安装、操作流程、人员培训等提出标准,全方位保障使用安全。
五.DB43/T 1781-2020《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安全规程》:针对餐饮行业使用醇基液体燃料安全制定。对厨房储存条件,如储存量限制、储存位置要求;炉灶等设备选型、安装、维护;操作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等详细规定,预防餐饮场所安全事故。
三、检测重要性与方法
检测可确保醇基燃料质量与安全性。通过检测,能判断燃料是否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在生产环节,检测助力企业把控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如对甲醇、乙醇等成分检测,保证配比精准,提升燃料燃烧性能。安全方面,检测闪点、硫含量等指标,降低火灾、环境污染等风险。
常见检测方法多样。密度测定采用浮子法、振荡管法或数字密度计法,测量标准条件下燃料质量与体积比。粘度测定有旋转粘度计法、滴定粘度计法等,确定燃料内摩擦阻力。闪点测定分闭杯闪点法和开杯闪点法,评估易燃性。水分含量测定运用卤素化物滴定法、库仑滴定法等。检测流程从样品采集开始,遵循随机抽样原则,确保样品代表性。随后在实验室依据标准方法检测分析,得出数据结果,依据标准判定燃料是否合格。检测要求检测机构具备专业资质与设备,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技术与标准,保证检测科学、准确、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