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建渣检测有哪些重要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2025最新版有何变化?
答:
一、标准名称
1.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25176 - 2010:规定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储存和运输等内容。
2.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 - 2010:涵盖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与规范,从原料来源到成品性能都有明确界定。
3.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 50743 - 2012: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生利用,给出全面的技术指导与规范。
4. 《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GB 51322 - 2018: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的设计流程、设施布局、环保要求等进行标准化规范。
5. 《建筑废弃物减排技术标准》SJG 21 - 2025(深圳市地方标准):结合深圳地区实际情况,专注于建筑废弃物减排的技术标准制定。
二、标准内容
1.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25176 - 2010:再生细骨料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技术要求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氯化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等。例如,Ⅰ类再生细骨料的石粉含量(按质量计)应不大于5.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应不大于0.5% 。
2.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 - 2010:再生粗骨料同样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其技术要求有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等。如Ⅰ类再生粗骨料的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0.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0.2% 。
3.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 50743 - 2012:规范明确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涵盖废弃物的分类收集与运输、预处理、再生产品生产及应用等环节。在预处理阶段,对不同类型废弃物的破碎、筛分等操作有详细规定;再生产品用于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等时,其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也有相应规范。
4. 《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GB 51322 - 2018:在工厂选址与总体布局上,要求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等因素。工艺设计包含建筑废弃物的接收、分拣、破碎、筛分、再生产品加工等流程,对各流程设备选型与布置有严格标准。同时,对环保与安全卫生设施设计,如粉尘处理、噪声控制、消防设施等也作出规定。
5. 《建筑废弃物减排技术标准》SJG 21 - 2025(深圳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围绕建筑废弃物减排,从规划与设计、施工、拆除等阶段给出技术要求。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鼓励采用节材设计、优化建筑结构等措施减少废弃物产生;施工阶段对材料管理、施工工艺选择等方面提出具体减排要求,如提高模板周转率、精准施工减少材料浪费等。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建渣检测作用显著,通过检测可确保建渣处理与利用符合标准,保障工程质量,避免因使用不合格建渣导致的建筑结构安全隐患;同时助力环保,防止建渣中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检测方法多样,针对物理性能,如颗粒级配、密度等,常采用筛分法、容量瓶法等;化学性能检测,像有害物质含量,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测重金属含量 。通过严格检测流程,依据相关标准判定建渣是否达标,为建渣合理处置与利用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