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粉制品与大众饮食安全息息相关,其安全检测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重视必检项目核心指标,确保产品质量达标。那么,不同指标检测方法和标准各有差异,该如何准确把握?哪些指标易出现问题需重点关注?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理化指标检测
1. 水分含量
小麦粉制品水分含量影响保质期和品质。水分过高易滋生霉菌等微生物,过低则影响口感和加工性能。检测时采用直接干燥法,通过精确称量样品干燥前后质量计算水分含量。聚检通曾检测一批次水分超标的挂面,企业因未控制好烘干工艺,导致水分含量达16%(标准要求≤14.5%),存在霉变风险。
2. 灰分指标
灰分反映小麦粉制品中矿物质含量,也能体现原料纯度和加工工艺。检测采用高温灼烧法,将样品炭化后在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称量残留灰分。若灰分超标,可能是原料受污染或掺入杂质。聚检通曾发现某品牌全麦粉灰分过高,经查是混入了未脱净的麦壳。
二:卫生指标检测
1.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衡量小麦粉制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采用平板计数法,在适宜培养基和温度下培养样品,统计菌落数量。虽不直接反映致病性,但菌落总数超标表明卫生状况不佳。聚检通检测过的一批次馒头,菌落总数达1.2×10⁵CFU/g,远超标准(≤10⁴CFU/g),是生产车间清洁不到位所致。
2.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若检出意味着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污染风险。采用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检测,聚检通曾对某食品厂的速冻水饺皮检测,发现大肠菌群阳性,最终溯源到原料用水受污染。
三:添加剂指标检测
1. 增白剂残留
过去常用的过氧化苯甲酰虽已禁用,但仍有违规添加风险。聚检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曾查获某企业违规使用含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剂,导致小麦粉制品增白剂残留量超标。
2. 防腐剂含量
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需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限量。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聚检通曾检测到某糕点厂生产的面包,山梨酸使用量超出GB 2760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小麦粉制品安全必检项目核心指标解析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先进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团队,能快速精准完成各项检测,为企业把控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