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工程对砂石需求的激增,淡化海砂因其资源丰富性成为重要替代材料。然而,未经严格检测的淡化海砂可能因残留有害物质威胁混凝土耐久性与结构安全。本文基于国家及地方标准(如JGJ 52、JGJ 206、DBJ/T 13-161-2012等),系统梳理淡化海砂检测的核心项目,为行业提供科学依据。
一、物理性能检测
1.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
淡化海砂需通过筛分试验确定颗粒分布(4.75mm、2.36mm等方孔筛累计筛余),并计算细度模数(砂粒粗细程度的量化指标),确保符合JGJ 52标准的分区要求(Ⅰ区粗砂至Ⅲ区细砂)。
2.贝壳含量
贝壳作为海砂特有杂质,其含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根据《台州市淡化海砂质量管理规定》,贝壳含量需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档控制(如≥C40混凝土需≤3%)。
3.含泥量与泥块含量
含泥量(粒径<75μm颗粒)及泥块含量(水浸后破碎颗粒)需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限值检测,例如C60以上混凝土含泥量应≤2.0%。
二、化学成分检测
1.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是导致钢筋锈蚀的关键因素,淡化后海砂氯离子含量需≤0.03%(普通混凝土)或≤0.02%(预应力混凝土),并通过化学滴定法或电位法精准测定。
2.碱活性物质
若海砂含活性二氧化硅(如蛋白石),需按GB/T 14684进行碱集料反应试验,避免混凝土膨胀开裂。
3.硫化物与硫酸盐
硫化物(以SO3计)含量需≤0.5%,防止生成膨胀性产物破坏混凝土结构。
三、耐久性及环境安全检测
1.坚固性指标
通过硫酸钠溶液浸泡法测试砂粒抗风化能力,质量损失需≤8%。
2.放射性核素
按GB 6566检测镭-226、钍-232、钾-40比活度,确保内照射指数≤1.0、外照射指数≤1.3。
3.重金属与有机物
铅、汞等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需符合GB/T 14684限值,避免环境与人体健康风险。
四、生产过程控制检测
1.淡化水质监控
淡化用水的氯离子含量需每月自检≥2次,非饮用水需符合JGJ 63标准。
2.批次管理与留样
每1000吨(质量稳定时可扩展至2000吨)为一检验批,建立包含产地、批号、检测数据的台账,留样保存≥6个月。
3.出厂合格证核验
合格证需包含检测结果、执行标准、买方单位等信息,并加盖实验室公章。
五、应用场景专项检测
1.混合砂配比验证
若与天然砂混用,需额外测试混合后级配、细度模数及有害物质叠加效应。
2.抗冻与抗渗性能
针对严寒或潮湿环境工程,需通过冻融循环试验验证混凝土耐久性。
六、总结
淡化海砂的规范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核心环节。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依托国家认可实验室,提供涵盖物理、化学、环境安全的全项目检测服务,助力企业精准把控砂源质量,规避工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