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腌菜作为备受欢迎的传统食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其中涉及的检测指标繁杂,对此往往存有诸多疑问,比如各项指标检测的意义何在?检测流程又是怎样的?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微生物指标
1. 菌落总数
它反映酱腌菜受微生物污染的总体情况。若菌落总数超标,表明产品在生产、储存或运输环节卫生条件欠佳。例如,某品牌酱腌菜因生产车间清洁不到位,菌落总数远超国标,导致产品变质、异味。
2. 大肠菌群
常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一旦检出大肠菌群,意味着产品存在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风险。像有些小作坊制作酱腌菜时,用水未经严格处理,致使大肠菌群超标。
3.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病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沙门氏菌可引发急性肠胃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能致呕吐、腹泻。曾有案例,某批次酱腌菜因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致使多名消费者食物中毒。
二、理化指标
1. 盐分
盐分含量关乎酱腌菜的风味与保质期。含量过低,易变质;过高,则口感过咸。不同品类酱腌菜盐分标准有别,如榨菜盐分一般控制在 10%-15%。
2. 总酸
体现酱腌菜发酵程度和品质稳定性。总酸异常,会影响产品口感与货架期。例如酸菜,总酸过高,酸味过重且可能发酵过度。
3. 糖精钠
作为常见甜味剂,使用需符合标准。超量添加会有苦涩异味,长期食用危害健康。一些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超量添加糖精钠于酱腌菜中。
4. 甜蜜素
同样是甜味剂,过量使用会破坏酱腌菜原有风味。聚检通在检测中发现,部分小品牌酱腌菜甜蜜素使用量超出国标规定。
5.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
常用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但过量添加会损害人体肝脏、肾脏。某些企业为延长保质期,违规超量添加此类防腐剂。
三、重金属指标
1. 铅
铅在人体内蓄积,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酱腌菜原料若生长在受铅污染土壤,或加工中接触含铅设备,都可能导致铅超标。
2. 镉
镉对肾脏、骨骼危害极大。工业污染地区的蔬菜原料易受镉污染,进而使酱腌菜镉含量升高。
3. 汞
汞会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聚检通检测发现,个别酱腌菜因原料水源受汞污染,导致产品汞超标。
四、其他指标
1. 亚硝酸盐
腌制过程中易产生,过量摄入会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严格控制腌制时间、温度等,可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2. 苏丹红等非食用色素
部分不良商家为使酱腌菜色泽诱人,违规添加苏丹红等非食用色素。苏丹红具有致癌性,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酱腌菜食品安全检测必查的 20 项指标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先进设备与资深技术团队,能精准高效完成各项检测,为企业食品安全把关,助力企业合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