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食糖作为基础食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下游产品安全性与消费者健康。若检测环节存在疏漏,轻则引发产品召回,重则导致品牌信誉崩塌。本文基于GB 1310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等权威规范,系统性拆解食糖生产必检项目。
一、基础理化指标检测
1.蔗糖分测定
核心质量指标,决定食糖品级。采用旋光法(通过偏振光旋转角度计算纯度),白砂糖优级品要求≥99.7%(GB/T 317-2018)
2.干燥失重检测
控制水分含量(白砂糖标准≤0.06%),避免结块霉变。常使用105℃恒重法,检测时间需精确到±0.5小时
3.电导灰分检测
反映无机盐残留量,优级白砂糖要求≤0.03%。需注意温度补偿(标准测试条件25℃±1℃)
二、卫生安全指标检测
1.二氧化硫残留
漂白工艺关键控制点,国标限定≤30mg/kg。亚硫酸盐比色法(利用显色反应定量)为常用检测手段
2.污染物指标
铅(Pb)≤0.5mg/kg: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砷(As)≤0.5mg/kg: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菌落总数≤500CFU/g:需三级采样方案(同一批次采集3个独立样本)
3.致病菌筛查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采用PCR扩增法(基因片段快速识别)提升检测效率
三、感官与工艺指标检测
1.色值检测
白砂糖关键外观指标,ICUMSA(国际糖分析统一方法委员会)色值≤60IU。分光光度法需校准波长至420nm±2nm
2.粒度均匀度
晶体尺寸影响溶解速度,激光粒度仪可同步检测D10-D90分布(颗粒累计分布百分数)
3.混浊度检测
判断液体糖浆过滤效果,需使用散射浊度仪,检测值应≤7度(对应ISO 7027标准)
四、特殊应用场景加测项
1.出口产品检测
需符合进口国标准,例如欧盟EC 1881/2006要求镉(Cd)≤0.1mg/kg
2.保健糖类检测
功能性低聚糖需检测单糖占比(HPLC法),确保有效成分≥90%
3.包装材料迁移物
按GB 4806.7-2016检测塑化剂、双酚A等迁移量,尤其关注高温储存环境数据
食糖质量检测贯穿原料验收、生产过程、成品出库全链条。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提供CMA/CNAS双认证检测服务,涵盖GB、ISO、AOAC等12项国际标准体系,帮助企业构建合规高效的检测方案。点击官网获取《食糖检测项目对照手册》,快速匹配生产需求与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