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却液(防冻液)是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关键介质。若冷却液性能不达标,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腐蚀或结垢,进而引发严重故障。那么,专业检测中需要关注哪些核心项目?本文依据行业标准,为您系统梳理。
1. 基础理化性能检测
1.1 冰点与沸点
冰点:衡量冷却液低温抗冻能力,标准要求≤-35℃(GB 29743-2013)。
沸点:反映高温稳定性,优质冷却液沸点需≥106℃(ASTM D1120)。
1.2 密度与pH值
密度:间接判断乙二醇浓度(常规配比1:1时密度约1.065-1.085g/cm³)。
pH值:标准范围7.5-11.0(SH/T 0065),过低易腐蚀金属,过高可能析出沉淀。
2. 防腐与抗垢性能检测
2.1 金属腐蚀试验
模拟实际工况,检测冷却液对铸铁、铝、铜等金属的腐蚀速率(参考GB/T 10125盐雾试验)。
2.2 泡沫倾向性
泡沫过多会降低散热效率,标准要求泡沫体积≤150mL,消泡时间≤5s(SH/T 0066)。
3. 长期稳定性与兼容性检测
3.1 储备碱度
反映冷却液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一般要求≥10.0mL(ASTM D1121)。
3.2 热稳定性
通过高温循环试验(如1000小时耐久测试),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或分解。
4. 环保与安全检测
4.1 毒性物质含量
检测亚硝酸盐、硼酸盐等受限成分(符合欧盟REACH法规)。
部分高端产品需通过生物降解性测试。
4.2 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超标会加速腐蚀,行业标准要求≤25mg/kg(HG/T 4844)。
5.结语
专业检测是确保冷却液性能的核心手段。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覆盖GB、ASTM等20+项标准,助力企业精准把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