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的使用寿命,往往取决于胶粘剂的质量。 补鞋胶的粘合强度若未达标,轻则导致开胶,重则引发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或生产方,您是否明确知道粘合强度检测是否属于必检项目?本文基于行业标准与实践经验,为您系统解析。
1. 标准依据
根据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及HG/T 4913-2016《鞋用胶粘剂》,鞋用胶粘剂的检测分为物理性能测试与化学安全测试两类:
物理性能测试:包含粘合强度、耐温性、耐老化性等;
化学安全测试:涵盖VOC(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
粘合强度检测是否必检?答案取决于产品类型:
工业用胶(如制鞋企业批量采购):按HG/T 4913-2016标准,粘合强度属于出厂检验的必检项目;
民用零售胶(如家庭修补胶):部分厂商可能仅执行化学安全测试,但若宣称“高强度粘接”,则需依据QB/T 2569-2020《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完成强度检测。
2. 检测必要性
2.1 质量风险控制
粘合强度不足会导致鞋底与鞋面分离(即“开胶”),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寿命。通过剪切强度测试(ASTM D1002)和剥离强度测试(GB/T 2791),可量化评估胶粘剂的抗拉、抗剪切能力,避免因性能缺陷引发批量退货。
2.2 法规合规要求
国内市场:若产品标注符合HG/T 4913-2016标准,则粘合强度检测为强制项;
出口贸易:欧盟REACH法规、美国ASTM F963等均对鞋类胶粘剂机械性能提出明确要求。
3. 检测方法与判定规则
3.1 核心检测流程
试样制备:按标准尺寸裁剪鞋材(如皮革、橡胶),涂胶后加压固化;
测试设备: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设定恒定拉伸速率;
数据记录:记录最大破坏力值,计算单位面积强度(MPa)。
3.2 合格判定标准
以HG/T 4913-2016为例:
初粘强度:≥1.5MPa(表征固化初期的粘接力);
终粘强度:≥2.5MPa(完全固化后的最终强度)。
4. 应用场景
4.1 生产端:出厂质检的核心指标
制鞋企业需对每批次胶粘剂进行强度抽检,避免因供应链问题导致成品不合格。
4.2 流通端:市场监管抽查重点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常将粘合强度列为鞋类产品抽检项目,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可能面临下架处罚。
4.3 消费端:选购高性价比产品的依据
消费者可通过检测报告确认胶粘剂性能,优先选择标注“符合HG/T 4913-2016”的产品。
5. 总结:专业检测保障质量安全
补鞋胶粘合强度检测是否必检?答案因应用场景而异,但对品质有要求的企业与消费者,应将其视为核心检测项目。通过权威检测(如剪切强度≥2.5MPa),可显著降低质量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
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提供符合GB、ASTM等标准的鞋用胶粘剂检测服务,涵盖粘合强度、有害物质等全项目测试,助力企业精准把控产品质量。点击官网,获取定制化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