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酱油想要顺利通关,就得了解海关必检项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酱油检测要求有别,哪些项目是一定会查的呢?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微生物指标检测
1.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反映酱油受微生物污染程度。要是超标,意味着酱油生产过程卫生把控不到位。比如聚检通曾检测一批出口东南亚的酱油,菌落总数标准要求每毫升不得超过10000CFU,送检产品却高达20000CFU,直接被判定不合格,导致货物滞留。这警示企业生产全程需严格遵循卫生规范,像生产车间要定期消毒,操作人员要穿戴无菌工作服。
2.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多来自人和动物肠道,是食品受粪便污染指示菌。出口日本的酱油,对大肠菌群要求严苛,每100毫升不得检出。一旦检出,不仅产品无法出口,还会损害企业信誉。聚检通在检测中发现,有的企业因原料水未经深度净化处理,致使酱油中大肠菌群超标,企业必须重视水源净化及生产环节交叉污染问题。
二、理化指标检测
1. 氨基酸态氮含量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鲜味重要来源,含量高低决定酱油品质等级。出口欧盟的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常要求达0.8g/100mL以上。聚检通检测过一款氨基酸态氮含量仅0.6g/100mL的酱油,出口时因品质不符要求被拒收。企业应精准把控发酵工艺,保证氨基酸态氮含量达标。
2.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
这一指标关乎酱油浓度与品质。例如出口韩国的酱油,对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有明确范围要求。聚检通曾遇到企业因原料配比失误,致使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偏离标准,产品出口受阻。企业要严格控制原料配比和生产流程。
三、添加剂使用检测
1. 防腐剂
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在酱油中广泛使用,但各国对其使用限量规定不同。出口澳大利亚的酱油,苯甲酸最大使用量每千克不得超过1.0g。聚检通检测发现,部分企业为延长保质期超量添加,导致产品无法通关。企业务必严格按目标市场规定添加防腐剂。
2. 甜味剂
甜蜜素、安赛蜜等甜味剂使用也受监管。出口美国的酱油,对甜蜜素使用限制严格。聚检通有过检测案例,某企业违规添加甜蜜素,产品被美国海关扣留。企业必须熟知进口国甜味剂使用规范。
四、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
1. 铅、砷等重金属
铅、砷等重金属对人体危害大,各国对酱油中重金属含量限制极严。出口新加坡的酱油,铅含量每千克不得超过0.5mg,砷含量每千克不得超过0.3mg。聚检通检测中曾发现企业因原料受土壤重金属污染,致使酱油重金属超标。企业要把控原料源头,加强检测。
2. 黄曲霉毒素B₁
黄曲霉毒素B₁是强致癌物,在酱油生产中若原料大豆等霉变易产生。出口巴西的酱油,黄曲霉毒素B₁限量为每千克不得超过5μg。聚检通提醒企业要注重原料储存条件,防止霉变。
以上就是关于出口酱油海关必检项目清单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先进设备与专业团队,能精准高效完成各项检测,助力企业顺利通过海关检测,保障出口业务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