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要出厂,质量检测得过关。检测项目多,马虎不得。不同项目,检测重点不一样,直接关系到腊肠能不能安全上市。这20项必检清单,对企业来说很关键。各项检测有啥门道?企业要注意啥?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感官指标
1. 外观:腊肠表面应干爽,无黏液、霉斑,肠衣完整无破损。要是表面发黏,大概率微生物超标;有霉斑,可能存储不当,已变质。比如,聚检通曾检测某批腊肠,就因肠衣多处破损,判定外观不合格。
2. 色泽:优质腊肠瘦肉呈均匀红色或暗红色,肥肉乳白。若瘦肉颜色过艳,可能违规添加色素;色泽暗淡,或许氧化严重,品质下降。
3. 气味:正常腊肠有固有肉香和香料香,无酸败、腐臭等异味。若有酸臭味,可能脂肪氧化酸败;有刺鼻化学味,也许生产中混入有害化学物质。
二、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腊肠水分一般在20%-30%,过高易滋生微生物,保质期短;过低口感干硬,品质差。聚检通检测时,会依标准用烘干法精准测水分。
2. 脂肪含量:脂肪含量影响口感与风味,不同腊肠有相应范围。脂肪过高,易腻且不利于健康;过低,口感柴。企业要依产品定位严控脂肪含量。
3.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重要营养指标,含量高低反映腊肠原料肉品质。蛋白质低,可能掺杂过多淀粉等其他成分。
4. 盐分含量:盐起调味、防腐作用,一般控制在5%-8%。盐分过高,口感咸,增加高血压等疾病风险;过低,防腐效果差。
三、微生物指标
1. 菌落总数:反映腊肠受微生物污染程度。菌落总数多,表明生产卫生条件差,易变质。聚检通按国标方法,用培养基培养计数菌落。
2. 大肠菌群:是肠道致病菌指示菌,含量超标,提示可能受粪便污染,存在肠道致病菌风险。
3.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强,少量即可致病。检测它,能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若腊肠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4. 沙门氏菌:常见食源致病菌,一旦检出,腊肠严禁出厂。企业生产各环节都要严防沙门氏菌污染。
四、添加剂指标
1. 亚硝酸盐残留量:腊肠常加亚硝酸盐护色、防腐,但残留量有严格限制,国标规定不超30mg/kg。超量有致癌风险,聚检通会用分光光度法精确检测。
2. 防腐剂含量: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使用量依国标执行。超量使用虽能延长保质期,但危害健康。企业要严格控制防腐剂添加量。
五、其他指标
1. 净含量:按相关规定,腊肠净含量应符合标注,偏差在允许范围。短斤缺两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企业信誉。
2. 标签标识:标签要清晰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信息。信息不全或错误,误导消费者,也违规。
3. 包装密封性:包装密封不严,空气、微生物易进入,加速腊肠变质。聚检通会用密封性检测设备检查包装。
4. 过氧化值:反映腊肠中油脂氧化程度,过氧化值高,表明油脂氧化酸败,影响品质与风味。
以上就是关于腊肠出厂前的质量检测项目有哪些?20项必检清单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先进设备与专业团队,能精准高效完成各项检测,为企业腊肠质量把关,助力企业合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