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网架结构是支撑顶棚、保障通行安全的核心承重体系,节点作为网架受力传递的关键部位,其检测质量直接决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这类检测需覆盖基础参数、连接状态、损伤隐患等多维度,且需严格遵循《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GB 50205 等标准。那具体检测项目包含哪些核心内容?不同检测环节又有哪些关键执行标准?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网架节点基础参数核查
基础参数是判断节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首要依据,需通过精准仪器实测,排除“先天设计偏差”或“施工误差累积”问题。
1. 几何尺寸检测:重点测量节点中心间距、螺栓孔位偏差、节点球直径及壁厚。以聚检通的检测流程为例,会采用激光测距仪(精度±0.5mm)实测相邻节点中心距,对比设计图纸偏差需≤L/1000(L 为节点间距);用内径量表检测螺栓孔位,单个孔位偏差需≤1mm,累计偏差≤3mm,避免因孔位错位导致螺栓安装受力不均。
2. 材质性能复核:针对节点球、螺栓等核心构件,需核查材质是否与设计一致。聚检通会现场截取节点试样(或采用无损检测方式),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材质成分,确认是否为 Q355 或 Q235 等设计指定钢材;同时用万能试验机检测螺栓抗拉强度,要求高强螺栓抗拉强度≥800MPa,屈服强度≥640MPa,确保材质力学性能达标。
二、节点连接状态专项检测
节点连接是受力传递的关键环节,螺栓松动、焊接缺陷会直接导致荷载传递中断,需分螺栓连接、焊接连接两类场景针对性检测。
1. 螺栓连接检测:核心检查螺栓预紧扭矩、防松措施及丝扣完好度。聚检通检测时,会用数显扭矩扳手现场复测高强螺栓扭矩,比如 M20 高强螺栓设计扭矩为 400N·m,实测偏差需控制在±10%以内;同时检查防松螺母是否脱落、弹簧垫圈是否压平,若发现螺栓丝扣有滑牙、断丝现象,会标记为“不合格”并建议更换,避免长期受力后螺栓脱落。
2. 焊接节点检测:主要排查焊缝外观缺陷与内部质量。外观上,聚检通会用焊缝量规检测焊缝高度,要求对接焊缝高度≥母材厚度,角焊缝高度≥6mm,且无明显咬边(深度≤0.5mm)、气孔;内部质量则采用渗透检测(PT)或超声波检测(UT),比如对节点球与杆件焊接部位,用 UT 检测内部是否存在未熔合、裂纹等缺陷,若发现长度>5mm 的内部裂纹,需立即标记并提出返修方案。
三、结构损伤与疲劳隐患排查
收费站网架长期承受风雨荷载、车辆震动及温差变化,易出现锈蚀、裂纹等疲劳损伤,需结合使用环境针对性排查。
1. 外观缺陷检查:重点排查节点锈蚀、表面裂纹及杆件变形。聚检通会依据《钢结构锈蚀等级》GB/T 18570.1 对节点锈蚀评级,若锈蚀达到 C 级(表面大面积锈蚀,局部出现点蚀),会建议先做除锈处理(如喷砂除锈至 Sa2.5 级)再补刷防腐涂料;同时用放大镜(10 倍)检查节点球表面,若发现径向裂纹或环向裂纹,需进一步用 UT 检测裂纹深度,避免裂纹扩展导致节点断裂。
2. 应力应变监测:针对车流量大、荷载集中的收费站区域(如ETC 车道上方节点),需实测节点实时受力状态。聚检通会在节点关键部位粘贴应变片,结合数据采集仪,在早高峰(8:00-10:00)时段连续监测 2 小时,记录最大应力值;若实测应力超过设计值的 15%,会分析原因(如荷载分布不均、节点刚度不足),并出具加固建议(如增加斜向支撑杆件)。
四、检测数据验证与报告输出
检测数据需经过多轮核验,确保准确性与可追溯性,报告需满足企业后续整改、监管部门核查的需求。
1. 数据交叉核验:聚检通采用“双人双仪器”复核制度,比如同一节点的几何尺寸,由两名检测人员分别用激光测距仪、游标卡尺测量,若两次数据偏差超过 2%,需重新检测;对螺栓扭矩、应力应变等关键数据,需与设计计算值对比,若偏差较大(如超过 20%),需排查检测仪器精度、现场环境干扰(如振动)等因素,确保数据可靠。
2. 报告编制要求:报告需包含检测依据、项目概况、实测数据、缺陷清单及整改建议。聚检通的报告中,会附节点缺陷现场照片(标注缺陷位置、尺寸)、应力应变监测曲线图,明确“合格”“待整改”“紧急处理”三类节点的数量及分布;对需整改的节点,会给出具体整改方案(如螺栓重新紧固扭矩值、焊缝返修工艺),并标注整改后复查的时间节点(建议 3 个月内)。
以上就是关于收费站网架节点检测项目包含哪些内容?附详细清单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仅具备 CNAS 实验室认证资质,还能提供“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定制化整改方案”的一站式服务,可有效帮助企业精准定位节点安全隐患,避免因检测不全面导致的结构风险。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