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薄膜因质轻、耐化学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包装领域。其阻隔和水蒸气的阻隔能力,直接影响包装内产品的保质期和品质,因此氧气与水蒸气透过率测试成为聚丙烯薄膜检测的关键项目。在进行该检测时,如何选择靠谱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又该如何解读呢?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聚丙烯薄膜氧气透过率测试要点
1. 测试原理
目前主流的氧气透过率测试方法为压差法和等压法。压差法是将试样两侧分别抽成真空,然后向一侧通入规定压力的氧气,另一侧保持真空状态,通过测量真空侧氧气压力的变化,计算氧气透过率;等压法是在试样两侧维持相同的压力,一侧通入含有一定浓度氧气的载气,另一侧通入不含氧气的载气,通过检测另一侧载气中氧气的浓度,得出氧气透过率。聚检通在检测过程中,会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聚丙烯薄膜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测试环境要求
氧气透过率测试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测试温度需控制在23℃±0.5℃,相对湿度控制在50%±2%。若企业有特殊需求,如模拟产品实际储存环境,可在特定温度(如38℃)和湿度(如90%RH)条件下进行测试。聚检通的检测实验室配备了高精度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能够精准维持测试所需的环境条件,避免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3. 试样准备规范
试样需从聚丙烯薄膜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确保具有代表性。试样尺寸需符合检测标准要求,通常为圆形,直径根据检测仪器而定,一般在60 - 100mm之间。同时,试样表面需平整、无褶皱、无划痕,若存在缺陷,需重新取样。聚检通的检测人员在试样准备环节会严格把关,按照规范操作,保证试样符合测试要求。
二、聚丙烯薄膜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要点
1. 测试方法选择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常用的方法有称重法和电解法。称重法是将试样固定在装有干燥剂的透湿杯上,然后将透湿杯置于规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通过定期称量透湿杯的质量变化,计算水蒸气透过率;电解法是利用电解池将透过试样的水蒸气电解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电流,计算水蒸气透过率。聚检通会根据聚丙烯薄膜的阻隔性能高低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高阻隔性的聚丙烯薄膜,通常采用电解法,因其检测灵敏度更高。
2. 测试参数设定
测试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蒸气透过率的重要参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聚丙烯薄膜,对测试参数要求不同。例如,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丙烯薄膜,常需在38℃、90%RH条件下测试;用于医药包装的,则可能需要在25℃、60%RH条件下测试。聚检通在检测前,会与企业充分沟通,明确产品的应用场景,进而设定合理的测试参数,使检测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3. 测试过程控制
在测试过程中,需确保透湿杯的密封性,避免水蒸气从非试样区域泄漏,影响检测结果。同时,要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聚检通的检测人员会全程监控测试过程,每间隔一定时间检查透湿杯的密封情况,并按照规定周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保障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检测结果解读与应用
1. 结果判断标准
不同行业对聚丙烯薄膜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以食品包装为例,用于包装肉类产品的聚丙烯薄膜,氧气透过率通常要求≤50cm³/(m²·24h·0.1MPa),水蒸气透过率要求≤10g/(m²·24h);用于包装饼干等干燥食品的,水蒸气透过率要求更低,一般≤5g/(m²·24h)。聚检通会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告知企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结果应用建议
若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企业可放心将聚丙烯薄膜用于相应产品的包装;若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企业需分析原因,可能是薄膜生产工艺存在问题,也可能是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聚检通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分析建议,帮助企业查找问题根源,改进生产工艺或更换原材料,提升产品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聚丙烯薄膜阻隔性能检测项目:氧气 /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专业的检测团队以及完善的检测服务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检测服务,助力企业把控产品质量。企业有相关检测需求,可直接联系聚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