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刀叉作为餐饮行业常用器具,其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安全性耐热、拉伸测试是评估其物理性能的关键项目。在生产或采购一次性刀叉后,需通过专业检测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那在实际检测中,这三项测试具体如何操作?又有哪些关键指标需要关注?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一次性刀叉抗压测试
1. 测试原理与设备选择:抗压测试主要检测一次性刀叉在受到外部压力时的承受能力,避免使用中出现断裂、变形等问题。测试时需模拟刀叉在实际使用中的受力情况,如叉齿承载食物、刀身切割时的压力。聚检通通常选用精度为0.1N的电子万能试验机,将刀叉固定在测试台上,按照GB/T 18006.1 - 2009《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要求,以5mm/min的速度施加压力,直至样品出现明显变形或断裂。
2. 关键指标与结果判定:抗压测试的核心指标为最大抗压强度与变形量。对于叉类产品,叉齿部位的最大抗压强度需不低于150N,变形量需控制在3mm以内;刀类产品刀身中部的最大抗压强度应不低于200N,变形量不超过2mm。聚检通在检测某批次PP材质一次性刀叉时,发现部分叉齿最大抗压强度仅为120N,低于标准要求,分析原因是生产时原料注塑压力不足,导致叉齿内部结构松散,最终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二、一次性刀叉耐热测试
1. 测试条件与操作流程:耐热测试针对一次性刀叉在接触热食、热水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软化、变形、析出有害物质等情况。聚检通依据标准,将刀叉样品置于70℃恒温箱中加热2h,随后快速转移至25℃室温环境中冷却30min,观察样品外观变化;同时,取另一组样品浸泡在95℃热水中30min,检测样品的重量变化率与尺寸变化率。
2. 检测标准与常见问题:耐热测试中,样品冷却后不应出现明显变形、开裂、起皱等现象,95℃热水浸泡后重量变化率需≤5%,尺寸变化率需≤3%。聚检通曾为某企业检测纸质一次性刀叉,发现样品在70℃加热后出现明显软化变形,冷却后无法恢复原状,进一步检测发现该产品纸质基材未经过防水耐热处理,导致耐热性能不达标,不符合餐饮具使用要求。
三、一次性刀叉拉伸测试
1. 测试方法与样品制备:拉伸测试用于评估一次性刀叉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反映材料的韧性与耐用性。测试前,聚检通需从刀叉关键部位取样,如刀身边缘、叉柄连接处,制备成标准拉伸试样,试样长度为50mm,宽度为10mm,厚度保留原始尺寸。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拉力,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
2. 指标要求与数据应用:拉伸测试中,一次性刀叉材料的抗拉强度需不低于25MPa,断裂伸长率应不低于15%。聚检通在检测某生物降解材质一次性刀叉时,其抗拉强度为28MPa,断裂伸长率为18%,符合标准要求;而另一批次PLA材质刀叉,因储存时间过长导致材料老化,抗拉强度降至20MPa,断裂伸长率仅为8%,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聚检通及时向企业反馈问题,帮助企业排查储存环境中的温湿度隐患。
以上就是关于一次性刀叉物理性能检测项目:抗压/耐热/拉伸测试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实验室,配备经验丰富的检测工程师,能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一次性刀叉检测服务,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助力企业把控产品质量。企业若有一次性刀叉检测需求,可直接联系聚检通,获取定制化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