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纸直接接触食品,其安全性与性能指标必须严格检测,也需依据国家标准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及成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聚检通检测经验表明,忽视任何环节都可能引入风险。那么,如何系统规划检测方案?哪些关键项目不容遗漏?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原材料安全控制
1. 原纸与基材:严格检测原纸的纤维来源与纯净度,重点关注重金属(铅、砷、镉、铬)、荧光增白剂及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的迁移量。使用回收纸浆的企业,必须加强对杂质与化学残留物的监控。
2. 油墨与涂料:食品接触面印刷油墨的溶剂残留是重中之重,需检测苯类、酮类等有毒物质。对于光油、涂层等,需验证其成分是否符合国标白名单,并评估其固化度以避免迁移。
3. 添加剂:纸张生产中添加的湿强剂、防油剂、增白剂等化学物质,必须核查其是否属于GB 9685批准的添加剂,并检测其特定迁移量(SML)或最大残留量(QM)。
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1. 强度性能:包括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包装在灌装、运输、堆码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破损。例如,液体包装纸的纵横向抗张强度必须满足高速灌装设备的要求。
2. 表面性能:检测纸张的平滑度、粗糙度及摩擦系数,这些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线上的跑机性能。表面有涂层的包装纸需进行涂层结合强度测试,防止脱落。
3. 防潮与抗油脂性能:通过测定纸张的 Cobb值评估其防潮能力。对于油炸食品或含油脂食品的包装,必须进行抗油脂性能测试(如Kit测试),防止油脂渗透导致包装软化或污染。
三、化学安全与迁移测试
1. 全面迁移测试: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将包装纸样品浸泡在特定的食品模拟物(如水性、酸性、酒精性、脂性)中,检测非挥发性物质的总迁移量是否超出限值(通常为10mg/dm²)。
2. 特定迁移测试:针对已知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甲醛、双酚A、荧光性物质、初级芳香胺等,使用精密仪器(GC-MS, ICP-MS)检测其向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量,确保低于SML限值。
3. 异味评估:由专业人员感官评定包装纸是否带有异常气味,避免气味迁移影响食品风味。仪器分析可辅助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
四、卫生与微生物指标
1. 微生物限度: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纸,特别是用于湿性食品的,需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防止微生物污染食品。
2. 消毒剂残留:若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消毒灭菌工艺,需检测可能残留的消毒剂成分,如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五、特殊用途附加测试
1. 高温适应性:用于微波加热或高温烘烤的纸包装(如烘焙纸、纸杯),需测试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迁移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分层、开裂等现象。
2. 低温性能:用于冷冻食品的包装纸,需测试其耐低温性能,确保在低温环境下材料不发脆、强度不显著下降。
以上就是关于食品包装纸必检项目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实验室配备齐全的检测设备,可依据国家标准提供精准高效的测试服务,助力企业精准把控质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