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粘锅生产与质量把控中,涂层性能直接决定产品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耐磨性、附着力、耐高温测试是核心检测项目。在送检时常困惑:不同测试标准下结果差异如何?聚检通的检测流程能为产品优化提供哪些具体数据?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不粘锅涂层耐磨性测试: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摩擦损耗
1. 采用Taber耐磨试验机为核心设备,依据GB/T 32095.2-2015标准,将不粘锅样品固定在转台上,选用CS-10砂轮作为摩擦介质,施加500g载荷,设定转速60r/min,每转动100次后停机观察涂层磨损情况,记录涂层出现露底时的总转数。若转数≥2000次,判定为符合家用不粘锅耐磨要求。
2. 聚检通在检测中会额外增加“动态摩擦测试”环节,模拟用户炒菜时锅铲与涂层的间歇性摩擦,使用特制硅胶铲以15次/分钟的频率在涂层表面往复运动,同时施加3N压力,持续测试2小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划痕深度,深度≤5μm即为合格,该数据能更精准反映实际使用中的耐磨性能。
二、不粘锅涂层附着力测试:评估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1. 划格法是常用测试方式,按照ISO 2409标准,使用划格刀在涂层表面划出1mm×1mm的方格,共100个格子,划格深度需穿透涂层至基材。随后用3M 600号胶带紧密粘贴在方格区域,以45°角快速撕下胶带,观察方格内涂层脱落情况,若脱落格子数≤3个,判定为附着力等级1级,符合行业要求。
2. 聚检通针对铝合金基材不粘锅,会补充“热震附着力测试”。将样品先在250℃烘箱中保温30分钟,迅速转移至-20℃低温箱中放置30分钟,重复5次热震循环后,再进行划格测试。若涂层无开裂、脱落,说明在温度剧烈变化下仍能保持良好附着力,该测试结果对北方寒冷地区使用的产品尤为关键。
三、不粘锅涂层耐高温测试:验证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1. 静态耐高温测试依据QB/T 4419-2012标准,将不粘锅置于300℃马弗炉中,保温2小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观察涂层是否出现变色、起泡、开裂现象。若涂层颜色变化ΔE≤3(CIE LAB色差值),且无明显外观缺陷,判定为合格,该测试主要评估涂层在干烧状态下的耐受能力。
2. 聚检通创新推出“动态高温烹饪模拟测试”,在特制加热装置上将锅体温度升至260℃,加入食用油并保持温度,用硅胶铲持续搅拌3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取样检测食用油中涂层物质迁移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若全氟辛酸(PFOA)迁移量≤0.005mg/kg,符合欧盟EC No. 1935/2004法规要求,为企业出口产品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不粘锅涂层检测项目大全:耐磨性 / 附着力 / 耐高温测试方法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CNAS、CMA双重资质,检测设备均定期校准,能提供精准且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助力企业把控产品质量。企业若有检测需求,可直接联系聚检通,获取定制化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