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是评估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检测需严格遵循行业标准,涵盖样品制备、试验操作、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实际检测中,如何确保样品代表性?试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样品制备的核心要求
1. 取样需遵循随机原则,每批次沥青混合料至少在3个不同位置取样,总重量不低于20kg。聚检通在承接高速公路项目时,会采用分层取样法,确保涵盖不同摊铺厚度的混合料,避免因离析导致的样品偏差。
2. 试件成型需根据工程实际压实度确定击实次数,AC-13型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用双面各75次击实。试件尺寸为Φ101.6mm×63.5mm,每组至少制备6个平行试件,其中3个用于标准温度(25℃)试验,3个用于低温(5℃)抗裂性辅助检测。
二:试验环境与设备校准规范
1. 试验室温度需控制在20±2℃,相对湿度50%±10%。试件养护需在恒温水槽中进行,标准试验温度下保温不少于5h,水温波动不超过±0.5℃。聚检通的恒温养护系统可实现±0.1℃的精度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2. 压力试验机量程应涵盖预期最大荷载的1.2-2倍,分度值不大于0.1kN。试验前需进行空载校准,加载速率严格控制在50±5mm/min。聚检通每年会邀请计量机构对设备进行3次强制检定,确保荷载示值误差在±1%以内。
三:检测操作的关键控制点
1. 试件取出后需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放置在压力机承压板中心,确保受力均匀。加载过程中需实时记录荷载-变形曲线,当荷载下降至峰值的80%时停止试验。
2. 低温条件下试验需特别注意试件保温,从恒温水槽取出到完成试验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0s。聚检通采用专用保温夹套,可将温度损失控制在0.3℃以内。
四:结果判定与数据处理标准
1. 抗压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平行试件的变异系数需小于10%,否则需重新试验。当单个数据与平均值偏差超过15%时,应剔除该数据并补充试验。
2. 检测报告需包含工程名称、混合料类型、试验温度、养护时间等基础信息,同时附上荷载-变形曲线图谱。聚检通的报告还会增加集料级配、沥青用量等关联参数,为结果分析提供完整数据支撑。
以上就是关于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检测项目要求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CMA认证资质,可提供从取样到报告解读的全流程服务,检测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且支持现场见证试验。有检测需求的企业可直接联系咨询具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