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担架作为医疗救援基础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伤员转运安全。检测项目主要涵盖结构强度、材料性能、功能适配性等核心指标。企业送检时需明确检测标准的具体条款,例如EN 1865对静态载荷的要求或YY/T 1639对折叠机构的限定。担架检测是否存在容易被忽略的隐性指标?不同材质担架的测试方法有何差异?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结构强度检测
1. 静态载荷测试
模拟担架在最大承重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性。测试时需施加额定载荷(通常为159kg)并保持30分钟,检测变形量不得超过总长度的1%。聚检通实验室发现,铝合金框架担架在该项测试中普遍优于玻璃钢材质。
2. 动态疲劳测试
通过液压装置模拟转运过程中的震动冲击。依据YY/T 1639标准,需完成5000次循环测试后检查连接件松动情况。重点监测铰链部位磨损量,超过0.5mm即判定不合格。
二、材料性能检测
1. 阻燃性测试
采用垂直燃烧法测定面料燃烧速率。医用担架要求接触明火12秒后自动熄灭,燃烧蔓延长度不超过150mm。聚检通2023年检测数据显示,添加阻燃剂的PVC面料达标率仅为82%。
2. 生物相容性检测
与患者接触部位需通过ISO 10993细胞毒性测试。特别注意把手部位的微生物限量,细菌总数≤100CFU/cm²,真菌不得检出。
三、功能适配性检测
1. 高度调节测试
电动担架需验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在额定负载下进行20次升降循环,速度偏差不得超过标称值的±10%。聚检通曾发现某型号液压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响应延迟达15%。
2. 折叠机构测试
对折叠式担架进行200次开合测试,要求操作力始终保持在40-60N范围内。重点检查锁止装置的耐久性,失效次数超过3次即判定不合格。
四、环境适应性检测
1. 温度冲击测试
在-20℃至+55℃环境下进行5次温度循环,测试后各部件不得出现裂纹或变形。铝合金材质需额外检测焊接点抗冷脆性能。
2. 防腐蚀测试
盐雾试验72小时后,金属部件锈蚀面积不得超过5%。聚检通建议沿海地区使用的担架应进行96小时加严测试。
五、标识与文档检查
1. 永久性标识验证
采用酒精棉摩擦测试法,要求标识在30次擦拭后仍清晰可辨。必须包含制造商信息、最大载荷、执行标准等要素。
2. 使用说明书审核
重点核查禁忌症提示、消毒方法、维护周期等关键内容。聚检通统计显示,23%的说明书存在消毒剂浓度标注错误。
以上就是关于常规担架检测项目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CNAS认可实验室,可提供EN 1865、YY/T 1639等全项检测服务,检测报告支持全球多国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