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化妆品属于特殊化妆品,需完成备案检测方可上市。检测项目涵盖微生物、理化、毒理学及功效评价四大类,其中防晒指数(SPF)、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及防水性能为核心指标。那么,如何确保检测合规?哪些项目易被忽视?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防晒化妆品备案检测的法规依据
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及《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防晒产品需完成微生物、理化、毒理学及功效宣称评价检测。特殊化妆品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到期前需重新提交检测报告。
1. 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理化检测:涵盖重金属(汞、铅、砷、镉)、甲醇、二噁烷、石棉、pH值及防晒剂成分分析。
3. 毒理学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等。
二、防晒检测的核心项目
1. 防晒指数(SPF值)测定
SPF值反映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测试方法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人体试验标准。SPF值越高,防护UVB效果越强。若产品宣称“防水”,需额外进行40分钟抗水性测试。
2. 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
PFA值用于评估UVA防护效果,通常以PA+至PA++++表示。测定方法包括体内法(ISO 24442)和体外法(ISO 24443)。临界波长(CW)≥370nm的产品可标注“广谱防晒”。
3. 防水性能测试
若产品标注“防水防汗”或适用于游泳等场景,需通过防水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水浸泡或模拟出汗环境,确保SPF值在40分钟水接触后仍符合标称值。
三、非防晒类产品添加防晒剂的检测要求
若普通化妆品(如保湿霜、BB霜)添加化学防晒剂,需额外检测:
1. 化学防晒剂含量≥0.5%(w/w):需进行皮肤光毒性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2. 防晒剂总含量≥0.5%(w/w):需检测SPF值,淋洗类、香水类、指甲油除外。
四、人体安全性及功效评价
1. 人体皮肤斑贴试验:防晒类产品必须进行,若出现刺激性结果,需增加开放型涂抹试验。
2. pH值≤3.5的驻留类产品:需进行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
3. 混合使用产品:若含多剂型(如防晒喷雾+乳液),需按说明书方法分别或混合检测。
五、常见检测误区与优化建议
1. 检验报告一致性:产品名称、送检人信息需与备案资料一致,否则需提交更正函。
2. 检测机构资质:须选择国家药监局备案的检测机构,仅CMA资质不足以满足备案要求。
3. 配方变更影响:若送检后配方调整,原报告可能失效,需重新检测。
以上就是关于防晒化妆品备案检测项目的全部内容。聚检通作为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SPF、PFA、防水性能等一站式检测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合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