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纸原料成分分析与安全性检测是确保产品合规的重要环节。检测项目包括纤维种类鉴定、荧光增白剂含量、重金属残留等关键指标,依据GB/T 20808-2011等标准执行。单批次检测费用通常在2000-5000元区间,具体根据检测项数量而定。那么,如何准确识别原料中的风险物质?企业该如何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检测方案?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原料成分基础分析
1. 纤维来源检测
采用显微镜观察法结合化学溶解试验,区分木浆、竹浆、草浆等原料类型。针叶木浆纤维长度通常为2.1-3.3mm,阔叶木浆则为0.8-1.5mm,需通过碘染色法辅助鉴别。
2. 再生纤维含量测定
执行GB/T 27797-2011标准,通过检测羧甲基纤维素含量判断再生浆比例。聚检通实验室数据显示,部分低价产品再生纤维含量超60%,易导致柔软度下降。
二、化学添加剂检测要点
1. 荧光增白剂定量分析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限量需符合GB/T 35613-2017规定。2023年聚检通抽检的32批次样品中,6批次检出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超标。
2. 湿强剂残留检测
针对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等物质,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出限需达到0.1mg/kg。重点检测甲醛释放量,高温环境下可能析出超标。
三、微生物与重金属控制
1. 菌落总数检测
按GB 15979-2002要求,接种营养琼脂培养基后培养72小时。卫生纸微生物指标要求菌落总数≤200CFU/g,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2. 重金属迁移量测试
模拟人体接触环境,采用人工汗液浸泡法检测铅、镉、汞等元素。近期检测发现部分彩色印花卫生纸存在铬元素迁移风险。
四、物理性能关键指标
1. 抗张强度测试
使用电子拉力机测量纵向和横向强度,A等品要求纵向湿抗张强度≥0.27kN/m。过度使用回收纤维会导致该项指标下降30%以上。
2. 粉尘度测定
通过静电吸附法收集粉尘,称重计算单位面积粉尘量。聚检通实测表明,劣质原料生产的卫生纸粉尘量可达优等品的5-8倍。
五、检测方案优化建议
1. 原料入厂必检项
建议每批次检测纤维种类、白度、定量等基础指标,检测周期控制在24小时内。聚检通可为客户定制快速筛查方案,成本降低40%。
2. 定期全项检测
每半年执行一次GB/T 20808全项检测,重点关注可迁移性荧光物质和甲醛含量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卫生纸原料成分分析与安全性检测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可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检测服务,报告数据权威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