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多环芳烃(PAHs)检测是评估蜡烛安全性的关键项目。蜡烛燃烧时释放的VOCs和PAHs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欧盟REACH法规、美国ASTM标准及中国GB/T标准均对蜡烛中这两类物质有明确限值要求。那么,如何准确测定蜡烛中的VOCs和PAHs?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蜡烛VOCs检测的核心指标与方法
1. 检测范围
蜡烛VOCs检测主要针对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醛酮类(甲醛、乙醛、丙烯醛)及萜烯类物质。这些化合物沸点在50-260℃之间,常温下易挥发。
2. 采样方法
采用热脱附管采集燃烧气体,参考EPA TO-17标准。聚检通实验室使用Markes Unity-XR热脱附仪,结合Tenax TA吸附管,对0.5m³气体样本进行富集,检出限可达0.1μg/m³。
3. 分析技术
GC-MS是主流分析方法。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配合程序升温(初始40℃保持5min,以10℃/min升至280℃),能有效分离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等难分离组分。
二、PAHs检测的特殊性要求
1. 目标物选择
优先检测16种EPA优先控制PAHs,包括苯并[a]芘(BaP)、二苯并[a,h]蒽(DBA)等强致癌物。蜡烛蜡基类型影响PAHs分布,石蜡基蜡烛需额外检测8种烷基化PAHs。
2. 样品前处理
索氏提取法(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与QuEChERS方法均可使用。聚检通对比实验显示,当蜡样熔点>60℃时,超声辅助提取效率比常规方法提高23%。
3. 检测难点
BaP的定量需避开色谱柱活性位点,采用SIM模式(m/z 252→126)可将干扰降低至0.05μg/kg以下。实验室间比对数据表明,PAHs回收率应控制在80-120%,RSD<15%。
三、质量控制关键节点
1. 空白实验
每批次检测需包含运输空白、试剂空白和仪器空白。石蜡基质中PAHs本底值较高,空白校正系数建议取1.12-1.35。
2. 基质效应评估
通过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聚检通实测数据显示,添加5μg/kg PAHs标准品时,蜂蜡基质抑制效应达18%,需采用同位素内标(如萘-d8)校正。
3. 方法验证
按照ISO 17025要求,线性范围需覆盖限值的50-150%。VOCs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²>0.995,PAHs各浓度点响应因子RSD<20%。
四、企业送检注意事项
1. 样品准备
固体蜡样不少于200g,液体蜡样需用棕色玻璃瓶密封。含香精样品应在-18℃下运输,防止VOCs损失。聚检通2023年数据统计显示,常温运输样品中柠檬烯挥发损失可达37%。
2. 检测周期
常规VOCs检测3个工作日,PAHs全项检测需5个工作日。加急服务可缩短至1-2个工作日,但高温实验环节不得压缩。
3. 报告应用
检测报告应包含各物质具体含量及方法检出限。出口欧盟的蜡烛,BaP含量必须低于0.005%(w/w),报告需附CMA和CNAS双标识。
以上就是关于蜡烛VOCs及PAHs检测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配备Agilent 8890-5977B GC-MS/MS和Thermo ISQ 7000等设备,可同时满足EPA 8270E和GB/T 28727等标准要求,出具具有国际互认效力的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