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作为传统中药材,其有效成分检测直接关系药效评价与质量控制。色谱技术因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强等特点,成为检测环节的核心手段。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基于十余年经验,系统应用HPLC、UPLC等多维检测体系,确保儿茶素、表儿茶素等活性成分的精准分析。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操作方法
以C18反相色谱柱为核心,流动相采用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为280nm,进样量10μL,外标法定量。
检测目的
分离儿茶中8种儿茶素异构体,克服结构相似物干扰。
技术优势
分辨率达1.5以上,检出限低至0.01μg/mL,可同步完成定性定量分析。聚检通实验室采用Agilent 1260 Infinity II设备,数据重现性RSD<2%。
二、薄层色谱法(TLC)
操作方法
硅胶GF254预制板为固定相,展开剂为氯仿-甲醇-甲酸(8:2:0.1),显色采用1%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清晰。
检测目的
快速筛查儿茶粗提物中的酚酸类杂质。
技术优势
单次检测成本低于5元,30分钟完成6个样本初筛。聚检通通过CAMAG TLC扫描仪实现半定量分析,斑点RSD控制在8%以内。
三、气相色谱法(GC)
操作方法
DB-5毛细管柱(30m×0.25mm),程序升温从80℃至280℃,载气为高纯氦气。衍生化处理采用BSTFA+TMCS试剂。
检测目的
测定儿茶挥发性成分(如丁香酚、桉叶素)含量。
技术优势
对低沸点化合物分离效率达3000理论塔板数,配合FID检测器线性范围达10^5。
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操作方法
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锥孔电压30V,脱溶剂气温度350℃。采用MRM模式监测m/z 289→245等特征离子对。
检测目的
鉴别儿茶素代谢产物及痕量降解杂质。
技术优势
检出限低至pg级别,可解析分子量200-1000 Da的化合物。聚检通配置Waters Xevo TQ-S系统,数据库涵盖200种黄酮类物质。
五、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操作方法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100mm,1.7μm),流动相流速0.4mL/min,系统压力提升至15000psi。
检测目的
缩短儿茶多组分分析时间,提升通量。
技术优势
分离时间较HPLC缩短60%,柱效提升3倍,溶剂消耗减少80%。
以上就是关于儿茶检测常用色谱技术的全部内容。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备ISO 17025认证实验室,拥有Agilent、Waters等品牌色谱设备23台,年检测样本量超10万份。通过方法学验证与CNAS能力验证,确保儿茶检测数据达到ChP、USP等药典标准,为制药企业提供合规性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