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常清洁工具,牙刷的毛束拉力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若毛束易脱落,不仅可能导致口腔划伤,还会降低清洁效果。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专业设备与标准化流程,精准评估牙刷毛束的固定性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质量依据。本文将详解牙刷毛束拉力的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助您全面了解这一关键指标的检测逻辑。
一、牙刷毛束拉力检测的核心标准体系
目前,国内外针对牙刷毛束拉力的检测已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三类。这些标准从不同维度规范了检测方法、设备要求和合格阈值,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比性。
1. 国家标准:GB 30002-2013《牙刷》
适用范围:适用于成人及儿童普通牙刷、电动牙刷。
核心检测方法:
单丝拉拔法:
操作:随机抽取牙刷单根刷毛,用夹具固定毛根与毛梢,以(200±20)mm/min 的速度施加拉力,记录单丝断裂时的最大力值。
目的:评估刷毛与植毛孔的附着力,避免单根刷毛脱落。
合格标准:单丝拉拔力≥15N(成人牙刷),≥10N(儿童牙刷)。
毛束整体拉拔法:
操作:将整束刷毛(至少 5 根)根部固定,以(50±5)mm/min 的速度垂直拉拔,记录毛束脱落时的力值。
目的:检测毛束与刷头的整体固定性,防止成束脱落。
合格标准:毛束拉拔力≥50N(成人牙刷),≥40N(儿童牙刷)。
2. 行业标准:QB/T 2963-2024《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刷》
新增要求:
循环疲劳测试:
操作:模拟日常刷牙动作,对毛束施加(20±2)N 的力,往返运动 5000 次后,再进行毛束拉拔测试。
目的:评估刷毛在长期使用后的耐久性,避免因疲劳导致的脱落。
合格标准:循环后毛束拉拔力≥初始值的 80%。
3. 企业内控标准:以头部品牌为例
许多品牌会在国标基础上提高要求,例如:
某国际品牌:单丝拉拔力≥20N,毛束拉拔力≥70N,循环次数增至 10000 次。
某国产品牌:针对敏感人群设计,要求毛束拉拔力≥60N,同时增加 “刷毛尖端圆度” 附加检测,确保安全性。
二、主流检测方法对比与选择
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侧重,企业需根据产品定位选择合适方案。以下为单丝拉拔法与毛束整体拉拔法的核心差异:
1. 单丝拉拔法
优势:可精准定位单根刷毛与植毛孔的附着力,便于排查原材料或植毛工艺缺陷。
局限性:仅反映单丝固定性,无法体现毛束整体与刷头的结合强度。
适用场景:刷毛原材料进厂检验、植毛工艺优化测试。
2. 毛束整体拉拔法
优势:模拟日常刷牙时整束刷毛受力场景,直接反映成品的实际使用性能。
局限性:若毛束中部分单丝提前断裂,可能掩盖个别刷毛的附着力问题。
适用场景:牙刷成品出厂批量检测、电商平台商品质量抽检。
3. 实验室检测 vs 在线检测
从检测场景看,实验室检测通常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精度可达 ±1%,但每批次仅能抽检 5-10 支,适合研发阶段或高端产品质检;在线检测通过自动化设备在生产线实时监测,每秒可检测 10 束,效率提升 50% 以上,虽精度略低(±3%),但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品控需求。
三、检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刷毛断裂位置在毛梢而非根部,导致误判附着力。
解决方案:增加 “刷毛预处理” 步骤,用 50℃温水浸泡刷毛 10 分钟,模拟潮湿环境下的附着力。
问题:电动牙刷高频振动导致毛束松动。
解决方案:采用振动 - 拉拔联合测试,先以 3000 次 / 分钟振动 10 分钟,再进行拉拔检测。
以上就是关于牙刷毛束拉力检测方法及标准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备电子万能试验机、循环疲劳测试仪等先进设备,累计完成超 10 万次牙刷检测,可为企业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方案。选择聚检通,意味着选择更精准的数据、更高效的服务和更可靠的品质保障。